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

時間:2022-11-02 10:08:21

導語: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

摘要:我國正處于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黨務管理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無論是黨務管理理念還是管理方式均出現了一些改變,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提高黨務信息資源利用率,促使黨務管理順利開展,提高黨務管理水平。學院黨務工作開展的主要場所,也對網絡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雖然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诖?,本研究基于學院黨委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性,剖析了目前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便開始探索與實施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三中全會全體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強調將信息網絡技術運用到黨務管理工作中,并重點提出“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以“提高黨務管理科學化”,這表明了我們黨積極順應時展,靈活運用新知識、新技術來提升自我。作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學院,對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影響較為深刻,學院黨務建設是否朝著高效、先進、規(guī)范、科學的路徑發(fā)展,工作管理水平高低與否十分重要。事實證明,加快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增進黨群關系、激發(fā)黨組織活力、提高管理效率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性

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學院順應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要求,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來組織開展黨務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方法,以促進政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黨務管理工作效率。對于傳承文化、科研與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而言,其高度重視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主要表現于:1.1有利于更廣泛地獲取外部信息。學院加強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獲取更廣泛的外部信息,積極借鑒成功的經驗,優(yōu)化自身能力,提高反應力,以此來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同時,能夠對師生群眾的呼聲進行全面了解,接受師生群眾的有效監(jiān)督,提高透明度與公開性,使得黨群關系更加密切與和諧。而這些恰好是鞏固我黨地位和長期保持先進性的基礎。1.2有利于促進黨內民主和學校民主的發(fā)展。學院加強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促進黨內民主和學校民主的發(fā)展。因信息對外公開透明,廣大黨員及非黨員師生都能夠討論分析不同政見者的言論,對真理進行明辨。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充分發(fā)揮黨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廣大師生能夠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意愿與呼聲。1.3有利于黨員學習陣地的拓展。學院加強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黨員學習陣地的拓展。借助網絡開展黨的信息教育,能夠利用多種教育媒體構建資源豐富的黨務管理工作數據庫,為入黨積極分子與黨員提供了便捷。相比于傳統的黨務管理工作,因時空的限制,難以有效開展互動教育。網絡的交互性、開放性與便捷性,為黨務管理工作互動性提供了促進作用。

2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學院對黨務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對于學院而言,教學是其工作的重點,一些事務均是圍繞著教育而開展的[1]。雖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學院工作的重要構成部門,但是一些學院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黨建工作,從而使得對黨務管理的重視度也比較低。黨務管理信息化已經遭受到了瓶頸,如果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黨務管理工作則會難以有所發(fā)展,問題日益凸顯。然而,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并未引起學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視,使得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差強人意。同時,因管理人才素質的影響,黨務管理系統建設并未得到有效的人力支撐。2.2黨務管理人員水平并未能適應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目前,黨務信息化管理是學院黨務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學院應緊跟時代步伐,并積極引進和培養(yǎng)適應這一潮流的人才。分析當前一些學院黨員管理人員現狀得知,從事黨務管理專門人員較少,兼職或非專業(yè)現象尤為普遍。同時,高校在選拔黨務管理人員時,往往認為黨務管理工作是一項十分輕松、簡單的工作,對管理人員的能力要求較低,因這一錯誤的認知使得黨務管理人員能力停滯不前。對于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新要求,大多數管理人員的能力并未達標。2.3黨務管理系統的建設仍處于初步階段,尚未充分利用。黨務管理系統是除高校以外的各類黨支部運用到黨務管理中的系統,該系統建設依然處于初步階段,是一種單機版狀態(tài),難以實現共享信息與資源。同時,該系統效率與保密性難以滿足學院黨務管理的需求,所以黨務管理系統難以有效支撐學院黨務信息化管理。另外,眾多學院黨務管理系統形式、內容相似度較高,結合自身特征創(chuàng)新黨務管理系統的情況較少,導致黨務管理系統同學院黨務管理工作結合度較低,難以滿足黨務管理工作的需求。

3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3.1建立統一機制,增強黨務工作的信息化觀念。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只是順應了“信息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也是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zhí)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加強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首先,應強化領導、職能部門和基層黨務工作人員三者對信息化的認識[2]。領導的認識直接決定了黨務工作信息化建設能否成功,職能部門的認識直接決定了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否建成,基層黨務管理人員的認識直接決定了信息化建設的效果。只有三者統一認識,從而確保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長時間固定化的黨務管理工作模式使得一些黨務管理人員觀念的轉變,導致其思想固化,無法順應新的工作模式,并從心理上、行動上予以強烈的抵制。所以,黨務管理工作人員應積極更新觀念,統一思想,增強意識,從而有效保障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開展。3.2建立培訓機制,提高黨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新經濟常態(tài)下賦予黨建設的新要求,是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變革,是黨工作的一次新的探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不僅掌握了現代信息技術、而且熟知黨務知識的綜合性人才[3]。這種人才越完善齊全,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便越能順利、快速推進。所以,學院應結合自身黨務工作實際,制定定員、定期、定量的培訓機制,從而培養(yǎng)出大批具有信息化水平的工作者。學院可組織開展黨委黨校二級培訓活動,以此來提高黨務工作人員的信息化能力。一方面,院級培訓積極邀請軟件系計算機專業(yè)人員、上級黨務工作信息化專家、院內信息中心技術人員對學院基層黨務工作者開展專題培訓活動,例如互聯網專題培訓、軟件系統專題培訓等。另一方面,開展系統培訓活動,以系分黨校對本系黨務工作人員開展精細化強化培訓,借助系實訓中心增強黨務工作人員信息化運用水平。3.3整合資源,實現黨務信息化工作的科學規(guī)劃、統一建設。借助學院現有黨務信息化平臺,對全校黨建資源進行系統整合,有效規(guī)劃,統一建設,將學院、機關部門黨建信息化平臺構建成互聯共享的黨建站群系統,逐步形成各部門分工協作、聯動互補的工作體制,構建互動性、全方位、多層次和功能性齊全的黨建信息化工作體系。這就要求學院將黨務信息化建設納入到黨務工作的總體部署,制定黨務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制定相對應的評估、考核機制,加快黨建信息化。從宏觀層面,對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領導、管理與建設進行研究分析。學院、相關部門應堅持“部門分工、分步實施、統一歸口”[4]的原則,建立學院總體支持系統。在黨務信息化體系構建中,應統籌全局,分功能、分批次逐漸完善、循序漸進、穩(wěn)打穩(wěn)扎、步步為營。3.4利用優(yōu)質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手段,打造黨務工作的新平臺。目前,我國信息網絡技術日益成熟,黨務信息化沿著推行電子黨務、建立黨建網站、黨建信息化劃時代的趨勢發(fā)展。學院應積極順應“互聯網+”時代需求,以大數據、云計算為基礎,借助移動網絡、計算機網站、視頻多媒體等構建一個立體互動、互聯互通的黨建網絡統一體。構建新的平臺,巧妙運用多種信息手段,借助網絡黨務的多終端(手機APP、電腦網頁等),將線上線下學習進行完美結合,突破傳統黨務時空限制,提高黨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延伸覆蓋面。同時,新的平臺應重視黨群之間、黨員之間的交互性,加強民主建設與自我完善。另外,積極發(fā)揮大數據為基礎的個性定制、統計分析功能,進一步深化黨務管理工作[5]。3.5建立安全機制,保障黨務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黨務管理工作轉移到網絡上,信息數據的安全是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效開展的基礎,是信息化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是黨務管理信息化順利開展的基礎。為了對信息安全予以有效保障,不僅在技術上予以有效保障,例如在黨務工作平臺構建時可采用專用芯片式服務器、信息安全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而且還應從制度上構建完善的程序與要求,為信息資源提供有效的保密方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院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加強黨建設、提高黨執(zhí)政水平的有效探索與實踐,是順應信息化時展的根本要求[6]?;诖耍瑢W院黨務領導者和工作人員應創(chuàng)新理念與方法,充分利用網絡,提高黨務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同時,還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與技術支持,以此來確保黨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順利開展,保持黨的先鋒性,為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敦光輝.黨務信息化建設實踐與啟示[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21):158-159.

[2]龍騰飛,龍雪梅.高校黨務工作信息化道路的探索與實踐[J].品牌(下半月),2014(12):147.

[3]黃爽.高職院校黨務信息化管理的探索與研究[J].科技信息,2014(8):43.

[4]段靜波.“互聯網+”與高校黨務管理系統的融合[J].計算機時代,2016(9):104-106.

[5]邢寧博,閆藝蘭.保定市高校黨務信息化管理關注點探析[J].山西青年,2016(16):155.

[6]何東.創(chuàng)新黨務管理工作機制推進和諧高校校園建設[J].商,2015(47):62-62.

作者:鄧水平 單位:南通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