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標識牌和腕帶在兒科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9-09 03:36:35

導語:卡通標識牌和腕帶在兒科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卡通標識牌和腕帶在兒科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究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卡通標識牌和腕帶的效果。方法:選取醫(yī)院124例兒科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系統(tǒng)抽樣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2例。觀察組給予卡通標識牌進行佩戴,對照組給予腕帶進行佩戴,對兩組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觀察兩組患兒佩戴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兩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發(fā)現(xiàn),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卡通標識牌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優(yōu)于腕帶,可有效提高患兒的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率,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使得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得到提升。

關鍵詞:卡通標識牌;腕帶;兒科;護理;安全管理

在護理安全管理中,運用識別手段對患者身份信息進行查對是確保護理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隨著PDA在臨床護理中的廣泛應用,為護理過程中患者身份信息識別查對提供很大的便利[1]。目前主要以腕帶的形式對患者身份進行識別,并在腕帶上印上患者的PDA條碼,以便護理前進行掃描查對,確保護理準確安全。但對于兒科來說,腕帶的使用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容易出現(xiàn)佩戴不依從情況,或是在進行PDA掃描時不配合等情況,導致護理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不良事件,影響到護理的安全性,也容易造成患兒家屬的不滿意,引發(fā)醫(yī)患糾紛??ㄍ俗R是近年來新型的一種醫(yī)療識別方式,廣泛應用于兒科中,且應用效果良好?;诖耍疚木涂ㄍ俗R牌和腕帶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比較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納入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醫(yī)院兒科接受診治的124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系統(tǒng)抽樣法的分配原則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2例。觀察組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5個月到8歲。對照組中男33例,女29例;年齡5個月到7歲。比較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觀察比較。本研究已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1.2方法。觀察組給予患兒卡通標識牌進行佩戴,標識牌由卡片、易拉扣、防水拉套組成,卡片上印上男性卡通頭像和女性卡通頭像,依據(jù)性別給予患兒佩戴,頭像下方設置PDA條碼框,將PDA條碼粘貼好后置入卡套中,卡套依據(jù)護理級別分為三種顏色,紅色為一級護理,黃色為二級護理,綠色為三級護理,依據(jù)患兒護理級別選用合適的拉套,然后將標識牌別扣在患兒的衣領處。對照組給予患兒腕帶進行佩戴,在患兒入院后收集其信息,然后運用PDA系統(tǒng)和打印機制作患兒的PDA條碼,將條碼貼在腕帶上,做好防水防撕爛措施。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卡通標識牌或腕帶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成功率,若患兒佩戴使用過程中無抵抗行為則為佩戴依從;PDA掃描成功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前掃描核對患兒信息時患兒無抵抗情況則為成功。觀察兩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并在患兒出院前對患兒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應用醫(yī)院自制的兒科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評價,調(diào)查表總分100分,低于60分則為不滿意,60~75分為一般,76~90為基本滿意,91~100為非常滿意,滿意度=(基本滿意+非常滿意)/例數(shù)×100%。1.4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7.0對其進行分析處理,(χ±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用(%)表示,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成功率比較。通過對兩組患兒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成功率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均較高(P<0.05)。見表1。2.2兩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比較。通過對兩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總發(fā)生率較低(P<0.05)。見2.3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比較通過對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滿意度較高(P<0.05)。見表3。

3討論

對患者身份信息進行查對是護理安全管理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護理安全性的主要措施,可有效確?;颊叩玫綔蚀_有效的護理干預。腕帶是臨床常用于對患者身份信息進行查對的方式,廣泛應用于各個科室,但在實際臨床護理工作中,腕帶在兒科的應用存在較多的問題,患兒的佩戴依從性普遍較低,因而改進查對形式十分重要[2]??ㄍ俗R牌是近年來涌現(xiàn)的新型患者身份信息查對方式,可很好的改善應用腕帶時存在的問題[3]。從研究結果可看出,應用卡通標識牌的觀察組佩戴依從性和PDA掃描成功率均顯著高于應用腕帶的對照組(P<0.05)。造成這一差異主要是兩者的佩戴方式和部位不同,卡通標識牌主要別在患兒衣領處,而腕帶主要佩戴在患兒的手腕處,而兒科患兒多數(shù)需要進行輸液治療,導致應用腕帶時,護理人員每次需要接觸患兒的手腕進行查對,而因為患兒普遍對輸液存在恐懼,且輸液治療主要為患兒的手背,因而在查對接觸患兒手腕時患兒潛意識的認為需要輸液治療,導致其的抵抗行為較為嚴重,嚴重影響到PDA的掃描,使得其掃描成功率降低[4]。同時使用腕帶導致患兒的佩戴依從性較低,存在較多不佩戴的情況,導致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工作時未能準確的查對,出現(xiàn)遺漏用藥、意外拔管、采血錯誤等護理不良事件,導致患兒家屬的滿意度下降,且極易出現(xiàn)護患糾紛,不利于護理安全管理和醫(yī)院經(jīng)營管理[5]。而應用卡通標識牌則可很好的將腕帶存在的弊端進行消除,從研究結果可看出,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造成這一差異是因為卡通標識牌更容易讓患兒接受,且卡片上的卡通形象會讓患兒產(chǎn)生愉悅感,使得其主動的佩戴,從而利于PDA掃描工作的開展,提高護理干預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使得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清翠,李琳,劉珊.卡通標識牌和腕帶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7):70-71.

[2]楊曉榮,黃園園,李雪,等.兒科身份識別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原因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8,31(13):127-130.

[3]歐艷,鐘曉鳳,代申婷.“品管圈”在提高基層醫(yī)院兒科患兒腕帶佩戴依從性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6,10(9):200-

[4]羅紅.標識腕帶在兒科佩戴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112-114.

[5]汪碧亞.改良腕帶在兒科病房佩戴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5):79-80.

作者:劉露 單位:長興縣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