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院?;A化學實驗探討
時間:2022-02-25 03:24:15
導語:醫(yī)學院?;A化學實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適應現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要,高職高專應采用基于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必須不斷改革發(fā)展,以適應社會對人才模式的需求。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課程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因此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實施手段的改革應該是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的核心?;A化學課程應將學生從過去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和簡單實驗實訓的培養(yǎng)模式轉向理論和實踐與實際崗位需求的結合;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適應崗位需求培養(yǎng)。
關鍵詞:基礎化學;實驗改革;技能型;應用型;崗位需求
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培養(yǎng)為實際工作第一線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目前,用人單位急需的是“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就出現了:出了校門的學生沒地方去,用人單位又嚴重缺乏人才的矛盾現象。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職高專院校都在不斷探索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數次的改革中都明確提出了提高實驗實訓課程在整個高職高專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但一直以來高職高專教育的自我定位尚存混亂,“實驗實訓教學與學生實踐能力”仍然存在失衡,在校的實踐教學內容和實際崗位應用仍然存在嚴重脫節(jié)。
2高職高專醫(yī)學院?;A化學改革的目標
以我校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基礎化學課程體系改革為研究范本,重點是課程內容和實施方法改革。難點在于課程整合、內容選取及實驗的實施應用。對我校藥學專業(yè)基礎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進行有機整合為“藥學基礎化學”,本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化學素養(yǎng)和基本實踐技能的重任,是“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理學”等后續(xù)課程的理論支撐,該課程是藥學專業(yè)學生考取藥物制劑工、合成工、分析工等中級資格證書的重要基礎,在藥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基礎化學實驗改革的意義
通過對課程進行整合、重組,對教學方法和手段改變。所設置的實驗會涉及多門課程的知識,并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及崗位需求,分出層次和重點。通過改革,完成四個“結合”:學校和就業(yè)單位的結合、教學內容和崗位需求的結合、理論和實驗實踐的結合、實驗實訓室和工作情景的結合。
4高職高專醫(yī)學院?;A化學實驗改革的基本思路
要實現高職高專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就要讓學生更多地得到針對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能在就業(yè)后更快、更好地融入崗位。崗位實用技能的獲得不是依靠單一學科知識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淡化學學科界限,注重不同學科,甚至不同專業(yè)之間知識的交叉和滲透。4.1課程整合。以藥學專業(yè)為范本,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改,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課程整合為一門“藥學基礎化學”?!八帉W基礎化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必須的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使藥學專業(yè)學生獲得必須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為培養(yǎng)實際工作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礎。從表1可以看出,在本校藥學專業(yè)化學課程學時分配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課時比在0.5~0.6。通過課程的調整(如表2),把實踐學時的占比從原來的0.5~0.6調整到0.87,提高了實驗實踐教學比重,增加了實踐教學內容。在這里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盡可能地把教學內容從教室搬到實驗實訓室。另外,總學時從180學時,調整到150學時,這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的結果。4.2教學內容的調整。根據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以崗位需求為指向,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取舍和如何通過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標是這項工作的重點難點,探討其在藥學基礎化學教學中的可行性,以培養(yǎng)學生對崗位需求的適應性。以我校藥學專業(yè)為例,近些年我們發(fā)現目前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畢業(yè)后的崗位需求有嚴重的脫節(jié),在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的設置過程中,太過于強調為后續(xù)的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和藥理學服務,而沒有思考化學課程對于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崗位需求中的作用。因此,在本項目中,我們調整思路,在兼顧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后續(xù)課程的同時,我們把目標定為:化學課程對于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的崗位需求。以此目標為導向,我們對本校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的基礎化學教學內容進行了修訂。例如:弱化物質的性質教學內容,突出實驗實訓操作內容;把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安排在實驗實訓過程中完成,弱化此部分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中的比重。4.3教學過程的整合。在學時分配中,剔除重復內容。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完成這項工作,一是剔除教學內容的重復。例如:在無機化學中會講到酸堿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勢、配位化合物和膠體分散系;在分析化學中會將到酸堿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那么在教學內容的整合過程中就可以對這些章節(jié)進行優(yōu)化整合。二是理論教學和實驗實訓教學內容的重復。實驗實訓過程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可以放在實驗實訓的過程中來講,而不再局限于必須完成理論教學之后學生再進實驗室。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整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是先理論后實驗的傳統(tǒng)教學順序,而是以崗位需求為目標,把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的教學單元;在每一個教學單元的實施過程中,摒棄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解決不單在教室來完成,而是充分把教室和實驗實訓室結合在一起??傊?,弱化教室理論、實現實訓室實驗的分割,實現講完就做和做完再講、邊做邊講的教學過程。從而培養(yǎng)為實際工作第一線服務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實施,完成教學中的三個“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yōu)橐詬徫恍枨鬄橹行?、由以理論課堂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嶒瀸嵱枮橹行摹S牲c及面,逐步形成一套符合醫(yī)學類高職高專院各專業(yè)的化學教學體系,切合高職高專實際的基礎化學教學內容和實施方法。
5結語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更新高職高?;瘜W教育理念:以崗位需求為目標,以學生就業(yè)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崗位適應能力。以科學研究的規(guī)律、思維為方法組織高職高專化學教學,促進學生自我設計、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實施,完成教學中的三個“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yōu)橐詬徫恍枨鬄橹行?、由以理論課堂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嶒瀸嵱枮橹行?。由點及面,逐步形成一套符合醫(yī)學類高職高專院各專業(yè)的化學教學體系,切合高職高專實際的基礎化學教學內容和實施方法。
參考文獻
[1]戴險峰.項目導向教學化學分析技術課程考試模式探討[J].廣州化工,2015(15).
[2]孫蓮.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MedicalEducation,2008(7):19-20.
[3]王翠紅.醫(yī)學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39-140.
[4]李萍.淺談項目教學法[J].企業(yè)導報,2011(10).
[5]殷永帥.PBL教學模式在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實踐類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李云飛 單位: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