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論文

時間:2022-01-14 02:03:00

導語:財務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論文

一、財務會計信息公司治理結構

會計信息是根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向廣大的利益相關人提供有關公司運營狀況的信息是利益相關人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直接關系到利益相關人的決策及其結果。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未能真實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給投資者的相關決策帶來不利影響的一種現(xiàn)象。會計信息失真可能會引起部分利益相關人的決策失誤和部分社會經濟資源的無效配置,會造成證券等資本市場的動蕩,是影響正常經濟秩序的因素之一。

公司治理結構是用來協(xié)調現(xiàn)代公司制度下公司內部不同利害關系者之間的利益和行為的一系列法律、文化、習慣和制度的統(tǒng)稱。公司治理結構是在公司法人財產的委托―關系下對投資者管理層公司員工和債權人等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責、利關系加以規(guī)范和協(xié)調,這種制度安排的有效運作則必須以公司財務為依托。公司治理外部機制的充分競爭能夠產生約束經理行為的信息,因此能夠解決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所產生的監(jiān)控問題。在一個國家或市場中,公司的外部治理機制基本相同,那么公司的差異就在于內部治理機制。

二、財務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的互動關系

1.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機制中的作用

公司的財務結構是否合理對公司治理結構效率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和制約。一定的公司治理結構下公司利益相關人的博弈結果就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會計信息上。充分、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在減少信息不對稱、控制逆向選擇及限制道德風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借助于有效的對外信息披露及審計制度,會計信息支持了外部競爭性市場體系的有序運行,保證了接管等外部治理機制對經理偏離股東利益行為構成可置信的威脅;另一方面,在內部治理結構中,會計信息直接發(fā)揮著監(jiān)督、評價和契約溝通的治理價值。財務會計系統(tǒng)是對闡明道德風險問題重要信息系統(tǒng)產權調整的邏輯起點,有助于董事會區(qū)分可控制事件和不可控制事件,管理人員經常向董事會提交預算并作解釋偏離預算的階段性報告,這可能幫助董事會區(qū)分可控制事件與不可控制事件。

如果沒有可靠、相關的會計信息支撐,董事會、監(jiān)事會等內部監(jiān)控機制的任何決策都可能盲目無效。財務激勵機制特別是股票期權是現(xiàn)代公司治理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讓高管人員分享剩余收益,能夠激勵高管人員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業(yè)績。高度綜合的會計信息就成為激勵合同設計和實施的基礎。內部經理人才市場根據反映的財務會計信息評價經理的業(yè)績,促進經理層任免機制的市場化、法制化,是解決公司經理層治理的源頭問題。

總之,我們可以將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為:在以緩解“股東—經理”的問題為中心的有關控制機制中使用對外報告的財務會計數(shù)據,以提高治理的效率,從而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業(yè)績。

2.內外部治理機制影響財務會計信息

全面理解財務會計信息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須要研究公司治理,要想使公司治理研究取得理想的成果,關鍵還要看雙方信息掌握的程度。財務會計信息是否客觀、公正反映公司治理中的內外部治理機制和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產權博弈的是否均衡。

兩權分離下“在場”的經理與“不在場”的產權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是客觀的現(xiàn)實,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關于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未來前景等狀態(tài)信息;第二個層面是關于經理努力程度信息。經理掌握第一層面的優(yōu)勢信息,這是其勝任決策和管理的有利條件。由于企業(yè)產權主體利益目標不同,為了防止信息不對稱所引發(fā)的事前逆向選擇和事后的敗德行為,那些遠離企業(yè)的相關利益者有必要對管理者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驗證。為了提高效率,股東等外部產權主體可以通過與人力資本所有者的談判,將這種分析、驗證程序制度化。如在企業(yè)治理結構內部,可以在董事會中設立審計委員會或引入具備專業(yè)素質的獨立董事;在企業(yè)治理結構外部則可依托中介機構,以確保管理者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梢姡攧諘嬓畔⒑凸緝韧獠恐卫硎请p向的影響。

三、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治理作用與對策分析

在我國,會計人員的監(jiān)督方主要是政府和其他外部監(jiān)督機構;授意方主要是股東和管理層;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受益人主要是大股東和公司管理層等內部人。我們可以找出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1)不完全的公司控制權、國有大股東缺位、小股東無力控制造成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人控制。上市公司由于國有股東其外部控制權的獲得,更加對內部人控制失去了約束作用。(2)控制權和風險承擔者錯位。我國上市公司中控制權主要在大股東和內部人手中,但是風險主要由中小股東、債權人和公司員工等承擔,在風險和收益上不成正比。

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是造成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只能從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入手:(1)確定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目標,企業(yè)主體利益的最大化。(2)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培育完全的股東。(3)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控制權問題,建立完全的控制權。(4)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監(jiān)督機制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

我國的股權分制改革的推進,國有股不流通,“一股獨大”現(xiàn)象在某種程度上將會得到改善。通過引入機構投資者和社會資本、獨立董事制度的逐步健全、管理層報酬契約的完善、內部經理人市場的培育,定將使我國的公司治理理論逐步完善,進而使我國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反過來亦會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進而促進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要在內部治理機制研究基礎上關注外部治理機制的環(huán)境作用,培育我國的外部治理的制度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公司治理得到完善,才會向投資人提供相關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而保護投資人利益。

參考文獻:

[1]曾慶生,陳信元.何種內部治理機制影響了公司權益成本.財經研究,2006,2.

[2]楊興全,張海.財務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財會通訊,2006,8.

[3]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會計角色.會計研究,2002,4.

[4]周守華.從公司治理結構透視財務管理目標.會計研究,2000,9.

[5]楊惠敏.公司治理、企業(yè)管理與會計信息系統(tǒng).會計研究,2000,6.

[6]李維安.中國公司治理原則與國際比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摘要]財務會計為公司控制機制提供直接和間接的財務信息,體現(xiàn)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博弈的結果,而公司治理結構為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提供環(huán)境保證。財務會計信息和公司治理結構之間是雙向互動的關系。

[關鍵詞]財務會計信息公司治理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