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時間:2022-07-05 11:10:15

導語: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摘要】“互聯(lián)網+教育”環(huán)境下,作為高職教育主力軍的教師能否主動適應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改進教學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高職教育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互聯(lián)網+教育”;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

2012年,教育部了《關于加快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提升職業(y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yǎng)”及“制訂職業(yè)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我國人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yǎng)一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責任。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高職教育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互聯(lián)網對教學工作的影響

在“互聯(lián)網+教育”大環(huán)境下,一方面,師生需要共同面對信息化帶來的海量教育資源。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MOOC等信息化教學形式合理組織課程資源。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教學平臺的發(fā)展可以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平臺監(jiān)控學習過程,通過對平臺數(shù)據的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實地觀察相結合得出更為科學的教學結論。同時,教師可以以網絡為平臺積極與校外教師進行交流和學習,從中借鑒好的教學方法,討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

(一)信息化水平低。調查中發(fā)現(xiàn),長期進行理論教學的老教師,受限于計算機操作能力,不太敢嘗試信息化教學。一些剛入職的教師則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使用PPT。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雖然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愿意嘗試微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MOOC等新的教學形式,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設計教學過程。(二)接受信息化教學,但參與意愿不高。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一部分教師能夠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點。但是,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繁重,幾乎沒有精力進行信息化資源建設和信息化教學設計。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習要靠學生自身的主動性,不管是否進行信息化教學,想學的學生還是會學,不想學的學生依然不學。如果采用了信息化教學,無疑給不想學習的學生使用網絡提供了便利條件,不利于課堂的管理。(三)接受信息化能力較強,但與課程整合創(chuàng)新度不高。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部分教師學習能力較強,對于一些信息化教學手段掌握較好,但是不愿意花時間將所授課程與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很好的融合。由于沒有相關政策的激勵,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實踐動力不足。

三、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一是政策支持。政府部門應當制定鼓勵信息化教學應用的相關政策,鼓勵學校支持信息化教學實踐,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二是加強信息化軟硬件資源建設。第一步,完成教育專網改造升級;第二步,更新信息化教學設備;第三步加強資源庫建設,為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提供便利。三是提高教學信息化意識,完善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體系。一方面,在學校營造教學信息化學習氛圍,定期舉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以賽促教,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獲得交流學習的機會,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一步深化信息化教學改革。針對獲獎作品組織教師觀摩,學習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利用學校現(xiàn)有資源,組織校內具有較高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老師對其他教師進行傳幫帶,從而逐步提高學校教師整體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四、結語

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整體教學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教師自身教學意識的改變,以及完善的培訓體系。高職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大膽地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怡安.TPACK視域下職業(yè)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基于職業(yè)院校教師的調查[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9(03):65-70.

[2]宋瓊,朱曉薇,王春燕.“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與實踐[J].山東化工,2018(17):146-147.

作者:王靜寧 劉東 單位:石家莊財經職業(yè)學院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