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探究
時間:2022-08-03 02:51:54
導語:師生互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師生互動的內(nèi)涵,然后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應遵循的原則,最后提出了巧借師生互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策略,包括運用問答式師生互動模式,激發(fā)互動興趣;運用情境式師生互動模式,營造互動氛圍;運用評價式師生互動模式,推動互動發(fā)展等。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音樂教學;問答式
師生互動模式小學音樂是一門集藝術性、生活性、實踐性、育人性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目,其在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培養(yǎng)學生情趣、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師生互動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大限度踐行“寓教于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角意識,促進學生廣泛、自主參與音樂課堂[1]。但就當下的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教師慣以“我唱你聽”“我教你學”教學方式為主,師生互動效果不佳,這嚴重抑制了學生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此,教師有必要增進師生互動,促進音樂教學。
一、師生互動的內(nèi)涵
師生互動是上課時教師為增進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課堂積極主動性而常運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更通俗一點說,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溝通、交流,互傳信息,它往往是由教師先發(fā)起。教師選擇恰當?shù)臅r機,運用恰當?shù)姆绞焦膭顚W生與自己合作,以充分實現(xiàn)某一特定的教學目標,完成某一個特定的任務。如在音樂課中,教師建立“問”的情境,由學生來完成“答”,這便是互動。師生互動能增加課堂內(nèi)容的深度與廣度、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思維,讓教與學更高效。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應遵循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師生的有效互動必須遵循主體性原則,這是師生互動更好進行的基礎與前提。主體性原則是迎合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改理念的基本原則,它有利于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向互動,任何一種不能凸顯主體性精神的互動都是無效的。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增強學生作為課堂主角的音樂體驗,包括聽覺體驗、視覺體驗、情感體驗、審美體驗等多種形式的體驗。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能自由、自主欣賞、學習、探究、體驗與創(chuàng)新,獲取更多的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二)平等性原則。在當下的小學音樂課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實現(xiàn)形式上的師生互動,會營造一種“假繁榮”的課堂現(xiàn)象,往往忽視平等性原則。有的學生天生音樂素質(zhì)高,作品欣賞能力強、音樂歌唱水平也高,教師很愿意接觸,在課堂上,總是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讓這些學生施展音樂才華。但還有一些學生,唱歌時五音不全,全無“音樂細胞”,這導致其音樂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卻不管不問。這種做法嚴重背離了平等性互動原則,不利于音樂課堂教學的和諧、健康、智慧發(fā)展。(三)差異性原則。師生互動要關注差異性的原則。所謂千人千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存在著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的互動也要遵循這一差異性原則,結(jié)合具體實際情況進行音樂課情境創(chuàng)設,充分踐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有些學生音樂素質(zhì)與能力高,教師的互動要體現(xiàn)深層次性互動,而一些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一般,師生互動則要在原來基礎上降低難度。對于“學困生”,教師的互動應另有一番計劃,與前者大有不同。差異性原則是師生互動開展的必備原則,教師要特別關注。
三、巧借師生互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問答式師生互動模式,激發(fā)互動興趣。問答式互動是小學音樂課堂中最基本的師生互動模式,任何內(nèi)容的音樂課堂,都不乏問答式師生互動的參與[2]。問答式師生互動模式迎合平等性、主體性、多情景等原則,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的興趣,誘導學生思維。問答式互動需要教師不斷制造疑問和懸念,引導學生進入一種平等的師生互動氛圍。問答式師生互動最凸顯的特點是“有問有答,問答相濟,營造氛圍”,開展問答式互動時,教師要注意兩點,即把握問題的數(shù)量,給予學生思考與回答的機會,這是有效互動的前提。例如,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潑、輕松明快且極富音樂旋律與韻律的兒童歌曲,屬于F調(diào)。教師可先用視頻播放雨聲,然后給出以下問題:“大家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呢?”學生聞聲而言:“雨聲?!苯處熃又鴨枺骸皠偛盼覀兟牭降倪@一段雨聲是強的,還是弱的呢?小雨發(fā)出了怎樣的聲音呢?”受教師的引導,學生接著回答:“比較弱,就像‘滴滴答答’‘沙沙沙’的聲音,很是好聽?!薄澳俏覀?nèi)绾蝸砻枥L這種聲音呢?大家來跟著老師的節(jié)拍一起感受吧!”以上的問答式互動十分典型且有效。(二)運用情境式師生互動模式,營造互動氛圍。趣味性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往往能營造十分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引領師生高效地互動。如何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良好情境呢,教師可運用情境式師生互動模式,巧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資料、教具等各種工具營造一種輕松、愉悅、和諧、自由、平等、寬容的互動氛圍,讓師生的互動更凸顯智慧性。情境式師生互動模式與多情景、整合性互動原則在理念上不謀而合。例如,在《鮮花愛雨露》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會唱這首歡樂、流暢、活潑的兒童歌曲,讓學生透過簡潔、生動又哲理深刻的歌詞來感受師恩,把握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關于“師恩”的小視頻,視頻中穿插進《鮮花愛雨露》歌曲,讓學生去看、去聽。在聽完之后,教師可與學生進行如下互動:“同學們,你們有從《鮮花愛雨露》中聽出了什么嗎?雨露與鮮花的關系是什么呢?”在教師的親切互動下,學生很快迎合了教師的互動。接著,教師繼續(xù)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誰能給大家哼一下?!痹诮處熕鶆?chuàng)設的多媒體互動情境中,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三)運用評價式師生互動模式,推動互動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評價式師生互動模式是一種基于教師評價語的特殊師生互動模式。這種互動方式需要教師把握小學生的獨特心理特征,用激勵性、幽默性、且有啟發(fā)意義的評價語實現(xiàn)與學生的互動,以達到促進學生參與,提升其學習信心的目的,讓學生明得失,求進步[3]。小學生獨特的心理特征使其往往喜歡聽來自他人的肯定,特別是教師的肯定與贊揚,得到了肯定,學生往往如獲至寶,在以后的課堂互動參與中往往更加積極主動。例如,在《鮮花愛雨露》的聽唱法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跟著節(jié)奏小聲哼唱歌曲,在學生哼唱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運用激勵性評價語實現(xiàn)師生互動。A學生在歌唱時,聲音婉轉(zhuǎn)、輕柔、優(yōu)美、細膩,教師可進行如下評價:“A同學唱出了鮮花對雨露的感恩之情,這種情感十分細膩、輕柔,讓人十分感動呢,老師似乎感受到了A同學對老師真摯的愛,我們都要向她學習?!钡硗庖晃籅學生在歌唱時附點節(jié)奏和前八后十六節(jié)奏把握得不太準,這時教師可進行如下評價:“B同學可能準備工作沒做好,附點節(jié)奏似乎不對哦,能不能再試一下呢,老師相信你可以的。”這樣的評價讓師生互動更智慧、更有效。(四)運用分層式師生互動模式,增強互動效果。師生互動的技巧有很多,但分層式無疑是最不容忽視的一種。在小學音樂課中,難免會出現(xiàn)個別學生音樂學習能力超強,節(jié)奏感十足,韻律把握到位,而總有一些學生,音樂素質(zhì)有待進一步提升。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的互動也要做到“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采用“分層式”師生互動技巧[4]。分層式師生互動要求教師營造基于不同學生學習層次的互動氛圍,實現(xiàn)與他們的差異性互動。對于那些性格過于內(nèi)向,不善言談、不善互動的學生群體,教師要特別進行分層互動,在日常音樂課堂中給予其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提升其自信心,使其意識到“自己是重要的,老師是喜歡自己的,學習是有希望的”。例如,在《大風歌》的歌曲欣賞與唱誦教學中,教師要著重與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進行互動:“C同學在唱《大風歌》時十分用心,演唱的效果也十分好,我們鼓勵他上講臺給大家唱一遍怎么樣?”這樣的激勵能提升C學生開口唱的信心,為了增加其勇氣,教師可與其合唱,并在合唱后對其歌唱進行表揚與激勵。這種有針對性的差異性互動十分必要。(五)運用游戲式師生互動模式,提升互動參與度。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形式,在教學中滲透游戲,有利于為學生營造一種主動學、主動思、主動探究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達到師生互動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蝸牛和黃鸝鳥》的唱歌教學中,教師可引入“點到誰誰唱,你一句我一句”的唱歌游戲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歌唱比賽。具體而言,教師隨意點一名學生唱“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fā)芽”,被點的學生唱完后,隨意點另外一名學生唱接下來的“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這種緊張而有趣的音樂游戲營造了一種師生、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在游戲中,教師積極進行歌唱點撥與引導,讓課堂更加生動,學生的歌唱興致更高,知識與能力得到雙重提升。這種游戲式互動方式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的歌唱積極性,達到了師生互動的最終要求。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是小學音樂課堂中一種教學藝術。教師理解師生互動內(nèi)涵、把握師生互動原則、運用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對于實現(xiàn)高效率的師生互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構建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小學音樂課堂,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袁田.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2]劉戀.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3]袁田.小學音樂課堂音樂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對策[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188-189.
[4]郭冬娜.淺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與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180.
作者:胡文濤 單位:福州市林則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