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學校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22 11:15:00
導語:外國學校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nèi)容摘要:文章概述了當代美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闡述了美國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動向及對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美國學校音樂教育思想動向啟示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頒布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首次將包括音樂等在內(nèi)的藝術列為美國基礎教育的核心學科,其目的是要把美國教育辦成“世界級”水平。為了體現(xiàn)上述要求,1994年在藝術教育標準全國委員會指導下,全國藝術教育協(xié)會聯(lián)盟編寫出《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從中可窺見美國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的轉(zhuǎn)變。
一、基本思想內(nèi)容
美國音樂教育界向來重視音樂教育基本思想的制定和表述。1957年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成立50周年,舉辦了隆重的活動。其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制定美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即強調(diào)音樂教育對象的廣泛性及音樂在激勵人類精神、凈化人類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作用。在1986年修訂的《學校音樂方案:描述與標準》中,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把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又作了重新概括,體現(xiàn)了美國音樂教育界對音樂教育的新認識。
隨著新世紀美國音樂教育改革的到來,美國音樂教育的代表組織——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在1993年9月刊《音樂教育者》雜志上,以首篇位置刊登了艾奧瓦大學肯尼斯·菲利普斯的一篇文章,題為《為音樂教育確立更強有力的基本思想》,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美國音樂教育改革中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的重新概括。這個基本思想的內(nèi)容包括六個方面。
1.學習音樂是學習人類交流的一種基本形式
“雖然音樂或許不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但如同閱讀、寫作和語言,它傳達著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
2.學習音樂是學習世界上的各種民族
“音樂和其他各項藝術包含著人類文化的共性和個性。音樂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身,認識我們的傳統(tǒng)和思維及行為方式。同時,音樂也能幫助我們認識其他民族以及他們的傳統(tǒng)和行為?!?/p>
3.學習音樂是學會學習的過程
音樂傳統(tǒng)的學習領域包括三個:“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和心理——運動領域(技能領域)。此外,音樂學習還包括一個重要領域,即審美領域”。“通過音樂,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整個學習過程,發(fā)展最敏銳的理解力和領悟力,并了解知識、技能、感情和器官是如何交織作用的?!?/p>
4.學習音樂是學習想象力和自我表現(xiàn)力
“音樂能提供發(fā)展自我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一種手段,其學習過程包含著從聚合型思維到發(fā)散型思維的運動”,“而創(chuàng)造性活動恰恰有助于通過無窮的探索途徑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p>
5.學習音樂是學習基礎
“音樂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會接觸到課程的其他基礎領域:數(shù)學、科學、社會學、語言和體育。雖然音樂有其自身的知識體系,并具備學習價值,但它的綜合性在完整的和全面的教育情境中仍堪稱為學習的基礎?!?/p>
6.學習音樂是學習藝術
“音樂給予我們發(fā)展美感的途徑。音樂學習能教育人們贊賞那些代表最高層次的思維、感情和技術成就的人類創(chuàng)造性產(chǎn)品。當人能夠理解和體驗偉大的藝術作品時,他就能在更深層次和更高形式上體驗生活的內(nèi)涵和美?!倍⑺枷胫兴N含的當代美國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動向
上述六條音樂教育思想體現(xiàn)出“音樂教育為什么的新理念”,蘊含著當代美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將音樂教育的價值上升為人類交流、增進世界各民族之間相互了解的有力形式
美國的文化由來自許多文化、傳統(tǒng)和背景的民族和觀念所組成,是豐富的融合體。這種多樣性為美國學生提供了獨特的學習優(yōu)勢,體現(xiàn)了美國把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增進世界各民族之間的了解作為音樂教育的基本國策。
(二)超越學科本位,將音樂教育視為多種文化的結合體
音樂是多種文化的結合體,它的綜合性在完整的教育情境中堪稱為學習的基礎。音樂學習是一個獲取更多領域的知識的綜合性的學習過程,涵蓋著認知、心理活動、情感態(tài)度和動覺等多種學習領域,在全身心投入整個學習過程時,通過充分發(fā)展學生敏銳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了解知識、技能情感和感官之間的交互關系,從而通過音樂學習來使學生了解全面的學習過程,最終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三、從當代美國學校音樂教育基本思想中得到的啟示
深入分析當代美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思想,對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大有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中得出以下三方面的啟示。
(一)要明確音樂教育對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性
在美國,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國民的素質(zhì),包括培育人的創(chuàng)造性,這是建設跨世紀的現(xiàn)代化強國的需要。在我國,盡管人們也已開始注意到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是全民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方面,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又往往忘記了音樂教育的超音樂的目的?;谶@樣的情況,我們有必要讓學生人人接受音樂教育,克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專業(yè)化、成人化,深刻理解“音樂是把鑰匙”一語的含義。
(二)要建立多種音樂教育模式
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大國,但該國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在文化和經(jīng)濟上的差距并不大,實際上是鼓勵了地方及教師的積極性與獨創(chuàng)性,有利于普通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有利于全民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而且民族與民族、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經(jīng)濟與文化差異較大,若想更有效地實施全民素質(zhì)教育,我們則更有必要采用多種音樂教育模式來發(fā)展我國的普通音樂教育。
(三)要構建多元化、融合型的音樂課程結構
音樂藝術在溝通和形成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相比的優(yōu)勢,學科間的互補強化、統(tǒng)一融合,有助于學生了解音樂藝術的文化積淀與歷史印記等。因此,要努力加強藝術學科群的建設,不僅使音樂、美術進入課堂,還要將舞蹈、影視等其他藝術門類及非藝術門類引入課堂,同時注重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有選擇性,盡可能給教師和學生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劉沛譯.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J].中國音樂教育.1998.6.
[2]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
[3]劉沛.美國音樂教育概況[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
[4]劉沛譯.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M].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12.
[5]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6]周維研.論當代美國的藝術教育改革[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2.5.
[7]陳蓉輝.當代美國音樂教育的特征與理念[J].外國教育研究.2004.2.
[8]孟凡玉.20世紀美國課程改革與音樂教育的發(fā)展[J].中國音樂學.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