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9:20: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驗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04年11月13日
雨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個實驗。我是按照科技書上的指導來制作的。
它的材料是粘土、小刀、肥皂、模型、石蠟、漏斗、鐵絲。我先把粘土揉成長方型體,然后用小刀把它切成兩半。接著,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小拳頭模型夾在了兩片粘土中間,再把粘土壓一下,使模型在粘土上留下模型的形狀。接著拿出模型,將漏斗的管子插入了粘土的空心模型里。最后倒入被我融化了的石蠟。等了好一會,石蠟才干。我打開粘土,一個粘滿泥土的東西展現(xiàn)在我眼前。我用自來水在上面沖了好長時間,才把它沖洗干凈。它是一個潔白如玉的小拳頭。
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了化石怎樣形成的。
篇2
第一天,我開始準備黃豆,我選用的是那種優(yōu)良黃豆。接著我把黃豆用熱水浸泡了1分鐘,冷卻,再用冷水泡了12小時。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醒來了,跑去一看。“咦,豆子已經(jīng)由小變漲了”。像一個胖娃娃,那“黃衣裳”已經(jīng)快穿不下了。我非常高興,期待著豆子的變化。我準備了一個底部通水的器皿,接著將濕紙巾墊在底部。然后從水里撈出豆子,均勻地撒在器皿內(nèi),再蓋上一塊濕毛巾。
漫漫的長夜終于熬了過去。一大早,我直奔黃豆,掀開毛巾,驚喜的發(fā)現(xiàn):一些豆子已經(jīng)發(fā)芽了,露出了尖尖的腦袋,好象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很好奇。我用水把手打濕,然后淋到豆子上。
時間一晃四天過去了,豆芽有一公分高了。我急忙把這個喜訊告訴媽媽。這時候,媽媽提醒我:“快去淋水呀!”我一拍腦門,說:“對哦!”然后,急忙去淋水了。
篇3
“叮鈴鈴”,上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迅速跑到教室里,安靜地坐著,等著老師來。
這時,余老師拿著兩個墨水盒、一盞酒精燈進來了,她微笑著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個實驗。”
“耶!”大家高興得跳了起來。只見余老師點燃了酒精燈,先把一個空墨水盒底放在酒精燈上燒,不一會兒,盒底就冒起了灰色的煙,余老師把盒底拿上來一看,被燒了一個大洞??吹竭@里,我想,這也是實驗呀,火燒紙盒當然會燃燒的。余老師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緊接著又拿出第二個盒子,在里面灌了滿滿的水,還掏出一支溫度計插在水中,再用同樣的方法把燃著的酒精燈移到盒底,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過去了,盒子里面冒出了白白的水蒸汽,溫度計中的紅色線條越升越高。余老師滅了火,把盒子高高地舉起來,呀,紙盒完好無損呢!余老師說:“水的溫度明顯升高了,一個沒裝水的紙盒子,一會兒就燃了起來,而一個裝了水的紙盒子,怎么也不會燃燒起來,反而能把生水燒成開水,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同學們發(fā)呆了,我更是沒想到。余老師笑著說“我們常在家里燒過開水,也常見過這種原理,因為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就沸騰了,變成了水蒸氣,水溫不會繼續(xù)升高,紙盒由于裝了水,在水溫傳導熱的作用下,紙盒始終保持在100攝氏度左右,達不到它的燃點,也就燒起來。”
哇,原來水里還有這么多學問,今后要是出門在外沒炊具時,我還可以用大紙盒來煮飯了耶!
篇4
我們 來到 前面的 綜合樓 ,來到 了 實驗室。
實驗室 中 一片 寧靜 ,散發(fā) 著 一種 淡淡 的 味道 ,一種 說不出的 味道。 我和我的 最好的 那個 朋友 隨便 找了 個位 置 坐下, 今天 我們要 學的 是顯微鏡 的 使用。
生物 老師 讓我 們 按照 書上 的 內(nèi)容 進行 操作。
我們每組四個人,老師 要從每 四個 人 當中 選一 個 代表。讓她進行 操作。
我們組選了 我的 那個 最好的朋友做代表。
篇5
來赫山實驗讀住學已經(jīng)有三個多月。剛開始來的時候,很想念爸爸媽媽,再加上學習的壓力,我從小學的前三名直線下降到了現(xiàn)在的十二名。我曾暗地里罵過這個學校:實行什么課改嘛,讓學生來講課,學都學不好,,成績下降了,怪誰嘛!還有,學校里有那么多活動,文明勸導,墻報比賽,作文競賽,不是占了我們的時間嘛!
直到后來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赫山實驗的看法。
那一天,我的小學同學給我打電話,在電話跟我聊起他們的學校。他說,他們的學校的老師只知道在講臺上說自己的,學生在下面睡覺都不管,而且布置的作業(yè)也很多,一般要做到半夜,再加上上課也聽不進去,作業(yè)一道題也不會,天天在學校里混日子。并且他說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想到赫山實驗來。還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剛說完,我便氣憤地把電話掛了。心想,他還是我小學時的好朋友嗎?怎么不為我說話,真不夠義氣。第二天早上起來,回過頭來想一想他的話,覺得也不無道理。于是決定去感受一下課改的魅力。這一天,我認認真真上好了所有課,覺得有很多收獲。于是,我給我的同學道了歉,并謝謝了他。從此,我便愛上了課改。
雖然這件事然我對這個學校有了一點好感,但我真正愛上這個學校是那一天……
今年的9月,學校組織我們C58班來進行文明勸導。我心想:學校玩的花樣真多,進行文明勸導不是要耽誤我們的學習時間嗎?如果我們的成績下降了怎么辦?雖然我想是這樣想,但還是去了。文明勸導的主要內(nèi)容是勸說過馬路不走斑馬線的人和亂丟垃圾的人。勸導開始了。同學們都特別積極地進行勸導,我也不例外??粗腥嗽谖覀兊膭裾f下一個個笑容滿面。我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我終于明白了學校的苦心:動手實踐比埋頭讀書有用得多。
篇6
感謝如今的這個方便的網(wǎng)絡時代,想做美食,問抖音就好了。打開抖音,看到里面說的烤面包挺簡單的。好吧,說干就干。和面,正好需要的食材家里還有,雞蛋,面粉,牛奶還都有。只需要出去小賣部買點酵母粉就好了。于是,一大早起來就興致勃勃的出去小賣鋪買了兩袋酵母粉回來。
中午時分,發(fā)現(xiàn)和好的面已經(jīng)醒發(fā)好了,就開始動手。按著抖音里的步驟,先把面團揉好,還不忘記給面團的表面抹點油,最后放進烤箱,定好時間,然后期待著香噴噴松松軟軟的香甜可口的面包出箱呢。
可是,也不知道哪個環(huán)節(jié)出錯了,在我的耐心等待中,等來的并不是松松軟軟的面包,而是硬邦邦的饃饃。當我打開烤箱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想得有些太過簡單了,原來烤面包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好做。而是一不小心就可以做成硬邦邦的饃饃。好在也還能吃,雖然沒有面包那么松軟,但吃起來也是別有一方風味。
都說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也許是自己太過了,然后以為烤面包特別的簡單,所以也就沒有特別認真的學習。可最后迎接我的不是松松軟軟的面包,而是硬邦邦的饃饃,這也算是給我一次失敗的教訓吧!
雖然失敗的感覺挺無奈的,可是也告訴我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得認真的去學習?尤其是自己認為越簡單的事情,就應該越用心去鉆研,去學習,而不是因為他的簡單,你就不去認真學,如果你只是抱著試一試,玩一玩態(tài)度去應付,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給予你的,跟你想要的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做烤面包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篇7
上課了,我們高高興興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師神秘地舉起手中的小鏡子說:“這就是凸透鏡,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可能通過實驗去了解它。”接著,老師又講解了實驗的具體要求。老師的話象火苗一樣點燃了我們心中智慧的火花,一張張興奮的臉望著老師。
“開始制作?!痹捯魟偮?,我們幾乎同時從實驗袋里拿出材料,材料很簡單:一支蠟燭、一張紙片和一個凸透鏡。我仔細地看著:這個小凸透鏡是中間厚,兩邊薄的,而且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像塊碧玉。
由于崔元沒有帶材料,我便和他一起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我先請老師幫我把蠟燭點燃,只聽“嗒”地一聲,打火機的火冒了出來,然后老師小心翼翼地幫我點燃了蠟燭,最后又說了一句:“當心點,別燒到了手?!蔽衣犃?,便抓緊蠟燭,走到座位邊坐下來。我和崔元精誠團結,崔元一手拿著蠟燭,一手拿著一張廢紙,生怕蠟燭油滴在地上、身上,可見崔元做事細致入微。我也毫不含糊,一邊拿起紙片對著蠟燭的火苗一放,又一邊舉起凸透鏡往自己眼前一放,我一看,嘿!出現(xiàn)了一個火苗的倒像,圖片越大,就越模糊;圖片越小,就越清晰。我不顧這是教室,而且是在上課,就大叫起來:“我成功了!”頓時旁邊幾位同學都朝著我這邊投來好奇的目光,想看個究竟。我故意拿起凸透鏡擺了擺,顯示我的龍驤虎視。老師看見了連忙走過來,看了一下我們倆的“杰作”說:“做得很完善,絲絲入扣,你們?nèi)ヌ劫懰麟[吧,得出結論來告訴我?!庇谑牵覀儌z處于苦思狀態(tài),可研究了半天也沒一個名堂。后來老師告訴我們是紙片上的物體相反成像。
篇8
一次實驗
前幾天,我在外婆家做了一次實驗,這次實驗使我受盡了皮肉之苦。
這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忽然覺得腿上癢癢的,原來是可惡的蚊子搞的鬼。我立刻把花露水涂在腿上,擦著擦著,我突然想起科學課上,老師說花露水含有酒精成分,可是花露水明明只有香味,沒有酒精味,今天我就來驗證一下這個事實。
用什么方法驗證呢?有了,酒精能燃燒,我就用打火機來點。我拿來一個小容器,把花露水滴在小容器上,花露水真的著了,果然是含有酒精的!我的膽子逐漸大了起來,決定用打火機直接點瓶口。可是一不小心,把花露水瓶翻倒了,花露水都流了出來,火苗一下子躥了上來,我直感到右手的食指一陣鉆心的疼痛。一看,食指上起了一個包。我立刻把花露水放好,跑進廚房,把手身進水盆里,總算好受了一點。
這次實驗,使我確信花露水是含有酒精的,但是也使我明白做事不能太大意,太魯莽。
篇9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了教室,因為我們今天要上實驗課。老師讓我們拿出帶的材料,有胡椒粉、鹽、塑料勺子,還有一張大白紙。老師讓我們做一個實驗,大家一起做做看吧!
老師先叫我們拿出一張大白紙,再把胡椒粉和食鹽一起倒在上面,用手把它們攪拌均勻;然后把勺子放在頭發(fā)或衣服上摩擦,接著用塑料勺子去吸它們。一開始高點,如果吸不起來就放低一點,如果放得很低了還吸不起來,就再把塑料勺子放在衣服上摩擦一下就可以了。實驗結果是胡椒粉先被勺子吸起來,再是食鹽。
最后,我才發(fā)現(xiàn)塑料勺在衣服上摩擦后帶有靜電,能夠吸附重量小的物品,例如有胡椒粉、食鹽。胡椒粉比食鹽更早被靜電吸附,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食鹽輕,這是我從老師那里問出來的。
小河(3)班 陳藝文
篇10
今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帶來了幾個空空的礦泉水瓶子,我們都覺得奇怪,老師要拿這些空瓶子做什么呢?
“誰能不借助任何外力,就能讓這些瓶子變癟呢?”老師神秘地說。同學們紛紛舉手出主意,有的說:“把瓶蓋打開,抽出里面的空氣?!庇械恼f:“用氣功把它壓癟?!薄蠋煱盐覀兊姆桨敢粋€個的都否定了,我們傻眼了,撓著頭再也想不出任何辦法了。這時老師說:“我們先來做個實驗,你們馬上就會知道答案了?!?/p>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用礦泉水瓶在飲水機里接了一些熱水,然后蓋上瓶蓋,過了一會兒,她又把瓶子里的水都倒進紙杯,然后迅速的蓋上瓶蓋。我們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那個瓶子,只見瓶子里先是慢慢起了一層霧,接著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就好像有一個隱身人在用力壓瓶子,只一會功夫,瓶子就已經(jīng)扁扁的了。天啊,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呀!瓶子竟然奇跡般的癟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老師往瓶子里裝熱水,其實是讓瓶子里的空氣變熱,使它的壓力降低。然后老師倒掉熱水迅速蓋緊瓶蓋,這樣瓶子外的空氣壓力就會比瓶子里的空氣壓力大。原來那個隱身人就是看不見的大氣壓力,是它把瓶子壓癟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