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
時間:2023-03-29 20:39: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重點短語】
1. fewer people 更少的人(fewer修飾名詞復數(shù),表示否定)
2. less free time 更少的空閑時間(less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表示否定)
3. in ten years 10年后(in的時間短語用于將來時,提問用How soon)
4. fall in love with… 愛上…
例:When I met Mr. Xu for the first time, I fell in love with him at once
當我第一次見到許老師,我立刻愛上他
5. live alone 單獨居住
6. feel lonely 感到孤獨(比較:live alone/go along等)
The girl walked alone along the street, but she didn’t feel lonely那女孩獨自沿著街道走,但她并不感到孤獨
7. keep/feed a pet pig 養(yǎng)一頭寵物豬
8. fly to the moon 飛上月球
9. hundreds of +復數(shù) 數(shù)百/幾百(概數(shù),類似還有thousands of; millions of)
10. the same as 和……相同
11. A be different from B A與B不同(=There is a difference/Thg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12. wake up 醒來(wake sb. up表示 “喚醒某人”
13. get bored 變得厭倦(get/become是連系動詞,后跟形容詞如tired/angry/excited等)
14. go skating 去滑冰(類似還有go hiking/fishing /skating/bike riding等)
15. lots of/a lot of 許多(修飾可數(shù)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都可以)
16. at the weekends 在周末
17.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 在家通過電腦學習
18. agree with sb. 同意某人(的意見)
19. I don’t agree. = I disagree. 我不同意
20. on a piece of paper 在一張紙上(注意paper/information/news/work/homework/housework等??嫉降牟豢蓴?shù)名詞)
21. on vacation 度假
22. help sb with sth/help sb do sth 幫助某人做某事
23.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goldfish 許多不同種金魚
24. live in an apartment 住在公寓里/live on the twelfth floor 住在12樓
25. live at NO.332,Shanghai Street 住在上海路332號
26. as a reporter 作為一名記者
27. look smart 顯得精神/看起來聰明
28. Are you kidding? 你在騙我嗎
29. in the future 在將來/在未來
30. no more=not …anymore 不再(強調多次發(fā)生的動作不再發(fā)生)I’ll go there no more.
31. no longer=not… any longer 不再(強調狀態(tài)不再發(fā)生)
32. besides(除…之外還,包括)與except …but(除…之外,不包括)
33. be able to與can 能、會
l (be able to用于各種時態(tài),而can只能用于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和一般過去時態(tài)中;have to用于各種時態(tài),而must只能用于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例如:
1.I have been able to/will be able to speak two languages. (不可以用can)
2. had to stay at home/ will have to (不可以用must)
34.be big and crowded 大而且擁擠
34. be in college 在上大學
35. live on a space station 住在空間站
36. dress casually 穿得很隨意casual clothing 休閑服飾
37. win the next World Cup 贏得世界杯 win award 獲僵
38. come true 變成現(xiàn)實
39. take hundreds of years 花幾百年的時間
40. be fun to watch 看起來有趣
41. over and over again 一次又一次
42. be in different shapes 形狀不同
43. twenty years from now 今后20年【本單元目標句型】
1. 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1000 years?
2. 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more buildings and less pollution in the future.
l fewer; less表示否定之意,分別修飾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more二者都可以修飾。
3. Will kids go to school? No, they won’t/Yes, they will。
4. Predicting the future can be difficult.
5. I need to look smart for my job interview.
6. I will be able to dress more casually.
7. I think I’ll go to Hong Kong on vacation, and one day I might even visit Australia.
8. What will teenagers do for fun twenty years from now?
9. That may not seem possible now, but computers, space rockets and even electric toothbrushes seemed impossible a hundred years ago.
【知識歸納】
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考查熱點透視:
a)表示A與B在程度上相同b)時,c) “as+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as”結構。表示A不d)如B時,e)可用“not as/so+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as”結構。
f)表示A比B在程度上“更…..”時,g)可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than”結構
h)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較,i)其中一個在程度上“最…..”時,j)常用“the+形容詞或副詞的級”結構,k)后面可帶“of/in的短語”來說明比較的范圍。(注意:副詞的級在句中常省略“the”.)
l)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前,m)可以用“a little, even, far, much,still”的等詞語來修飾,n)以加強語氣。
o)表示“越來越….”時,p)常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and+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結構,q)但要注意,r)對于多音節(jié)和部分雙音節(jié)形容詞,s)副詞而t)言,u)若要表達此意時,v)要用“more and more+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結構。
w)在表示“其中最….之一“的含義時,x)常使用 “one of+the+形容詞級形式+名y)詞復z)數(shù)”結構,aa)其中的定冠詞the不bb)可以省略。
cc)如果強調“兩者中比較…的(一個)”的意思時,dd)可使用“the+形容詞比較級+其它”結構。
ee)表示“越….越….”, 可使用“the+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ff)the+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結構。
2 .一般將來時
一般將來時的構成:由助動詞shall或will加動詞原形構成,shall用于第一人稱。在口語中,will在名詞或代詞后常簡略為’ll, will not常簡略為won’t。這個時態(tài)的肯定,否定和疑問結構可表示如下:
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
I (We)shall(will) go.
You(He, She, They) will go.I(We)shall(will) not go.
You(He, She, They)will not go.Shall I(we) go?
Will you (he, she, they) go?
用”be going to +動詞原形”也可表示將來時,表示將要發(fā)生的事,打算或決定要做的事。
b)一般將來時的用法:1)表示將要發(fā)生的動作或情況;2)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肯定要發(fā)生的事情。The day after tomorrow will be National Day.后天是國慶日。
3. in/after:in是指以現(xiàn)在時間為起點的“在一段時間以后”。也可以表示“在將來多少時間之內”,句子中的謂語動詞要用一般將來時態(tài);after常指以過去時間為起點的“一段時間之后”,所以它與過去時態(tài)連用。當after指某個特定的未來時刻或日期之后,或指以將來某一時間為起點的若干時間之后時,它可以與將來時態(tài)連用。
4.more, less, fewer的用法區(qū)別:more為many, much的比較級,意為“更多”,可修飾可數(shù)與不可數(shù)名詞。Less是little的比較級,意為“更好,較少”,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Fewer是few的比較級,意為“更少”,修飾可數(shù)名詞復數(shù)。
【注意】few, little表示否定“幾乎沒有”。a few, a little表示肯定“一點,幾個”。
5.would like sth意思為“想要某物“; would like to do意思為”想要做某事“?;卮饂ould lik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時,其肯定回答為 “Yes, please.”;否定回答“No, thanks”或 “I’d like /love to, but….”
6. Such作形容詞,意思是“如此的”“這樣的”,修飾各種名詞。
Such這樣的。如It is such bad weather.天氣如此惡劣。
Such常和as搭配,表示一種類別。如We enjoy such a voice as hers.我們喜歡象她那樣的嗓子。
Such常和表示結果的that從句搭配,表示“如此….以至于…”如
It was such a hot day that we all had to stay at home.
Such…that…和so…that…都可用來引出一個結果狀語從句。由于such是形容詞,所以that從句前有一個受such修飾的名詞;而so 是副詞,用以修飾形容詞或副詞,因此that從句前一般不出現(xiàn)名詞。如
They are such kind-hearted teachers that people in the village all respect them.
The exam was so difficult that many students failed to pass it.
如果名詞是可數(shù)名詞的單數(shù)形式,such和so的位置不同:
such+a/an+形容詞+單數(shù)名詞
so+形容詞+a/an+單數(shù)名詞
如果名詞是不可數(shù)名詞或名詞復數(shù),只可用such,不能用so.:
such+形容詞+不可數(shù)名詞或復數(shù)名詞
如果被修飾的不可數(shù)名詞被much, little, 或復數(shù)名詞被many, few等表示量的形容詞修飾時,用so,不用such.
當little表示“年紀小的”時,可用such+little+名詞。
7.be able to 為“能,會”,表示能力,在這個意義上與can的意思相同,一般情況下兩者可以互換,但can只有現(xiàn)在式和過去式(could)而be able to則用于更多的時態(tài),主要體現(xiàn)在be的變化。
兩者在用法上有一些差異:can (could)表示主觀能力不表示意愿,它的將來時用will be able to而 be able to表示主觀意愿強調克服困難做某事?!局攸c語法】
一般將來時
表示將要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本時態(tài)標志詞:
1.含tomorrow; next短語; 2.in+段時間 ; 3.how soon;
4.by+將來時間; 5.by the time sb.do… 6.祈使句句型中:or/and sb. will do
例Be quick, or you will be late=If you don’t be quick, you will be late
7.在時間/條件狀語從句中, 如果從句用一般現(xiàn)在時, 主句用將來時 8.another day
比較be going to 與will:
be going to 表示近期、眼下就要發(fā)生的事情,will 表示的將來時間則較遠一些。
如: He is going to write a letter tonight. He will write a book one day.
2. be going to 表示根據(jù)主觀判斷將來肯定發(fā)生的事情,will表示客觀上將來勢必發(fā)生的事情。
He is seriously ill. He is going to die. He will be twenty years old.
3. be going to 含有“計劃,準備”的意思,而 will 則沒有這個意思,如:
She is going to lend us her book. He will be here in half an hour.
4.在有條件從句的主句中,一般不用 be going to, 而多用will, 如:
If any beasts comes at you, I'll stay with you and help you.
掌握了它們的這些不同,你就能很好的區(qū)分be going to與will了。
be going to do (動詞原形)結構:表示打算、準備做的事情或者肯定要發(fā)生的事情。如:It is going to rain.
will do 結構表示將來的用法:
1. 表示預見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a good rest.
2. 表示意圖
I will borrow a book from our school library tomorrow.
What will she do tomorrow?
基本構成如下:
一般疑問句構成:
(1)will+主語+do…? Will Sarah com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2)there be 結構的一般疑問句:Will there + be …?
Will there be fewer trees? Yes, there will. / No, there won’t
否定句構成:will + not (won’t)+do
Sarah won’t com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特殊疑問句構成:
特殊疑問詞+will+主語+…?What will Sarah do next Sunday?
根據(jù)例句,用will改寫下列各句
例:I don’t feel well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I’ll be better tomorrow.
1. Gina has six classes today.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m tired now. (sleep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My parents need a new car. (buy one so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e can’t leave right now. (leave a little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 weather is awful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She’ll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2. I’ll sleep later. 3. They’ll buy one soon.
篇2
【關鍵詞】初中 英語教材 整合 策略
2012年起牛津英語教材在進行一次較大的調整后成為9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調整后的教材雖然在難度上比牛津英語教材有所降低,但全冊仍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8個板塊,按教學計劃要求,1個單元需要7-8課時,加上一些必要的復習課和習題講評課等,按每周5個課時規(guī)定,1個單元大概需花2周左右時間,這就產生了課時緊而任務重的矛盾?!队⒄Z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整”。因此,英語老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要用整體觀審視教材,在紛繁復雜的語言內容中抓住主線,科學高效地整合教材,避免出現(xiàn)時緊時松現(xiàn)象,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一、初中英語教材整合的原則
教材整合不能盲目根據(jù)個人喜好隨意進行,要充分考慮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實際教學的需要。N格蘭特曾經(jīng)在‘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一書中列出了教材重組與整合的4個原則:1.體現(xiàn)交際性原則;2.體現(xiàn)相關性和目的性原則;3.滿足學習者需求原則;4.體現(xiàn)語言材料真實性原則 。程曉堂教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5點要求:1.使教學活動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學活動的挑戰(zhàn)性更加適合學生水平;3.使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4.使教學活動的步驟繁簡適當;5.使教學活動的形式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二、初中英語教材整合內容
根據(jù)教材整合原則,對教材進行整合包括內容的增刪、調整和對內容先后順序調整兩大方面。
1.教材內容的增刪調整。
(1)教材內容的增。教材內容的增可以指從其它教學參考資料中挑選部分內容進行補充,使教材內容體系更完整、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為例(Unit8 Natural Disasters),閱讀文章是關于臺灣大地震的,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補充一些有關近年發(fā)生地震的內容,如日本地震、雅安地震和最近發(fā)生的甘肅定西地震等,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再如Unit4 Do it yourself中study skills板塊內容是否定前綴un-,in-和im-,在教學中可以補充否定前綴dis-,和ir-等,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
(2)教材內容的刪。這種調整主要將教材前后內容極其接近的內容刪除,包括在前一冊教材中已出現(xiàn)過的內容。如Unit 5的Grammar板塊A部分,內容是情態(tài)動詞may表示可能的用法,有關情態(tài)動詞在七年級下冊Unit 7中已出現(xiàn)過表示許可用法的內容,在七年級下冊Unit 3 Comic strip板塊出現(xiàn)過Maybe we can order a pizza的內容,句型中有了maybe表示“也許”的用法,教學時已經(jīng)辨析了maybe 和may be的用法,在七年級下冊2次出現(xiàn)may的用法,所以八年級上冊就可以作為復習,簡略即可。再如,Unit 3 Grammar板塊B部分主要講授的內容是反身代詞,而這一知識點在七年級下冊Unit 5 Amazing things 中的Reading板塊中已經(jīng)有所涉及,學生也接觸過了類似enjoy oneself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有關反身代詞的用法搭配,所以在這里只要作總結、歸納、復習即可。
2.教材內容先后順序的調整。教材內容先后順序的調整主要包括同一單元、不同單元以及不同年級內容之間的調整。
(1)同一單元內容的調整 如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的聽力部分的主題是Future plans,敘述的是自己將來的計劃,而Speak up的主題是What’s he like? 敘述的是介紹自己的朋友,這兩部分內容相去較遠,很難融合在1節(jié)課中教學,而本單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的主題是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與Speak up主題較為接近,也較容易結合,將它們整合在一起教學效果相對較好。再如,Unit 1 Study skills內容是詞匯的歸類,如花1個課時講授,顯然內容較少、課堂容量過少,而本單元Task板塊My best friend A部分表格里首先列出Words about people,可以將study skills 部分的內容與之整合,讓學生通過brainstorming 來列出詞匯,并自然而然歸類。
(2)不同單元內容之間的調整 如八年級上冊的語法重點之一是比較級和最高級,這些內容橫跨了3個單元,Unit 1是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Unit 2 是數(shù)量的比較級、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Unit 3 是as…as…的用法。如果分三3個單元講教授,很難形成完整的體系,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講授,不一定要化1個課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分幾個課時連續(xù)講授。首先從Unit 3 as…as…的同級比較再到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同時穿插與之相似的副詞比較級和最高級,最后到數(shù)量的比較,能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再如,有關動詞不定式的語法也分2個單元講授,Unit 5 的2個語法知識點may 和動詞不定式作賓語,是2個相對獨立的語法項目,反而和Unit 6的動詞不定式作目的狀語和動詞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相關。之前提到的may的用法可以作簡略處理,這樣就可以將Unit 6的語法內容提前歸類講授。
(3)不同年級內容間的調整 這類調整主要出現(xiàn)在對教材內容的淺層拓展上。如在Unit 6 Study skills板塊的內容是后綴-er,-or和-ist,這個知識點與七年級下冊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板塊的內容 Different jobs 相關,在七年級下冊教學時可以適當拓展,這樣再次遇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就可以簡略處理。
總之,初中英語教材通過整合后更加符合學生語言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更易理解與接受。幫助學生找出教材內在規(guī)律,更容易形成語言知識體系,同時也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實效。教材整合的過程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綜合優(yōu)化的過程,是對教師教學智慧的挑戰(zhàn)。教師只有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才能有效整合教材,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修訂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5).
篇3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因此,興趣通常被認為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能讓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是必不可少的。以前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勢必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教師應如何實施課堂教學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
我曾聽過一節(jié)公開課,授課內容是八年級上冊Unit 10,可能是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Talk about your future job.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是簡單地模仿教師給定的例句,無法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多元化的評價,教師不停地喊good或very good,更壓抑了學生的欲望。整個課堂優(yōu)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后進生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從這節(jié)課來看,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是傳輸,缺乏真正交流,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現(xiàn)在的課堂應是由學生表演、學生評價和教師組織所形成的“鐵三角”,教師只起組織者、管理者、鼓勵者和解惑者的作用。它強調學生在和諧、融洽、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如Go for it!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設想二十年后的你、你的學校及家鄉(xiā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我將全班分為八個小組進行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各自描述了想象中的工作及環(huán)境,學校圖書館、運動場,家鄉(xiāng)的公園、高樓、停車場等。因為源自生活,設計的問題沒有統(tǒng)一答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智慧,同時也感受到了思考的快樂,每位學生在和諧、融洽、歡樂的英語學習氛圍中產生一種感覺,這種感覺讓學生覺得這里是一個可以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地方,與其說在這里學習英語知識,倒不如說是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課堂給了他們一個“圓夢”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人人公平。
二、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構建
身處英語教學課堂的學生也處于極大的參與狀態(tài),甚至可以說不僅僅是參與,而且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的決定性力量,因為教師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生活在其中”的氛圍
如教學八年級下冊 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第一課時,我引導說:“My mother’s birthday is coming, and my daughter’s birthday is coming, too. Can you help me? What should I do?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要求學生思考片刻后自由發(fā)言。過了一會,課代表高高舉起了手,我示意她說:“You should buy a scarf for your mother. Why don’t you get your daughter a dictionary?”我聽了對她說:“Thank you! But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這時,一個平常最搗蛋的學生說到:“Why not help her to do some家務活? You could help your daughter with her lesson.”他的中文式英語讓我很感動?!癗o, I think you could let your mother have a good rest.”另外一個女生馬上提出了不同意見。“Why don’t you…?”“Why not…?”“I think you…”“Maybe you should…”等等一系列學生們學過、預習過的句式脫口而出,不但讓說的學生鍛煉了英語口語,而且讓其他同學也同時鞏固了所學的英語知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構建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體驗了學習成功的樂趣,精神得到了放松。
三、從知識化課堂到生活化課堂
篇4
一、
靈活使用教材是關鍵
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使用,科學地、靈活地使用教材、把握教材,能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轉變陳舊觀念,把握新教材的內涵與外延
教師應依據(jù)新課改及冀教版教學大綱要求,深挖教材內涵,延伸教材外延,以新課改的思想理念指導教材,使之更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重新認識新舊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內在的不同:其一,新教材比舊教材更具其科學指導思想,教學方法更先進,內容更豐富,教材設計多樣化,語言素材更真實、地道,更富有時代氣息。其二,新教材難度增加了許多,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詞匯量大,如冀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3有56個生詞,Unit 5有71個生詞;(2)語法知識點跨度大,如對完成時的運用課本中只出現(xiàn)很少幾個例句,學生理解和運用起來較難,且易出錯。這就要求教師適當補充例子,并做相應的練習以掌握。
三、
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把握教材、使用教材
新教材的編排具有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學生實際情況,大膽調整教材課次的順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依托教材,但不完全依賴教材,變“舊觀念”為科學的“新理念”。
1. 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適當?shù)剡M行取舍。新教材具有一定的彈性及空間,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形式廣泛、自由。正如一個名人所言:“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教的并不一定要求全會,會的不一定全考。”因此,教師要敢于刪減,不能面面俱到,否則收效甚微。
教師在刪減時一定要謹慎,該講則講,該略則略,該詳則詳。如教授“Let’s do it”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個七嘴八舌去“Speak it”。對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要少講,甚至刪掉。
2. 合理地利用教學參考及教輔材料。參考書的使用具有很高的價值,如八年級(下)Unit 7 Know our world學習亞洲、非洲時要介紹兩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但對地理特點則要詳解,因為課本上有“geographical features”。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參考書上的資源,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3. 合理、科學地補充適當?shù)牧曨}與作業(yè)。新教材中有關習題甚少,教師應根據(jù)教材要求,在內涵和外延上多下工夫,在教學大綱要求下,以中考說明為指導,適時添加或補充相應的習題,使學生處在專題學習氛圍之中,并依據(jù)教材設計“口頭作文”,使學生廣開言路,自由發(fā)揮,全面提高學生對新教材在新理念下的使用、掌握情況,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一個大的提高
篇5
關鍵詞: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寫作能力;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
一、問題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笨梢婇喿x與寫作的關系猶如泥土與鮮花,沒有深植泥土汲取I養(yǎng),如何盡情盛放艷麗的花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一線教師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采用分開教學方式,單純講授閱讀題的解題策略和寫作技巧。雖然其中不乏系統(tǒng)歸納與精辟總結,但結果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得分情況卻很不理想,教師的教學成效事與愿違。事實證明,這種傳統(tǒng)的割裂教學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提升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反而可能會對其思維造成負面影響,挫傷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本文從現(xiàn)實教學困惑出發(fā),探究如何實現(xiàn)閱讀課與寫作課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
二、讀寫結合的具體措施
1.打好基礎,讓閱讀成興趣
(1)把好詞匯積累關和句型運用關。提升詞匯儲備量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如果詞匯、句型等英語基礎關不過,那么任何形式的交流都無法正常開展,所以積累詞匯與句型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教師應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語境,聯(lián)動詞匯和句型教學,使學生自然而然學會新的詞匯和句型,不知不覺進入閱讀階段,為以后的寫作做好鋪墊。
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 men Square? 在Section C教學中,學校一位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就創(chuàng)設了游玩天安門廣場的真實情境,講述了游玩經(jīng)歷。在聲音與圖片的幫助下,逐步引導學生體驗考察故事,并自然而然地學習了tour、experience in all directions、be full of等詞匯和時間狀語從句的使用,為本話題“描寫旅游經(jīng)歷”的寫作奠定了詞匯基礎。
(2)精選閱讀材料,增加學生語料儲備。英語課本是語料的重要來源。在初中英語書上有很多短小精悍的閱讀文章,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傳遞信息,讓學生讀一讀,完成相應練習。學生一味被動、機械地接受信息,久而久之,就會對閱讀興趣大減,更談不上語料儲備。“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閱讀文章猶如欣賞美景,不同的角度能欣賞不一樣的美。教師應對所教語料進行解碼、加工和處理,結合相關語境,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樣化品讀。這樣既豐富了學生語言輸入量,又能使學生在寫作訓練中“信手拈來”。
以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D的閱讀材料為例,本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筆者在While-reading 的設計是將復述課文環(huán)節(jié)設計成短文填空的形式,清晰地將文章分成三部分,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教師向學生介紹本文結構為“Beginning” “Body”和“Ending”,為寫作部分“Healthy Eating Habits” 奠定寫作結構范本。又如九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3的閱讀文章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中,學生訓練的內容是列舉生活中人們對電腦的應用,陳述電腦的重要性。文中提供了很多優(yōu)美句式,如“There is no doubt that…”“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For instantce,if we…”等,這些佳句都為寫作增加了語料儲備。
二、以讀促寫,讓讀寫更有效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箤W生擁有高質量的輸出,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明確閱讀與寫作的本質聯(lián)系,在教學中設計科學合理的讀寫結合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歷練思維、升華情感、學會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成效。
(1)讀前――巧設任務,激趣導入。教師根據(jù)文本內容激活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簡單的活動和互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閱讀做好準備。在讀前活動設計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完成詞匯、閱讀材料主題內容、閱讀材料體裁與篇章結構方面的認知,以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閱讀。
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2 Section C閱讀課前,先讓學生討論如何才能確保旅游安全,分享旅游安全小貼士。針對這個主題學生們暢所欲言,給出了眾多建議,有些建議與課文內容不謀而合,這時進入課文閱讀,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2)讀中――歸納積累,以讀促知。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中的美詞佳句,名人名言、諺語等,采用摘抄方式,歸納記錄,為寫作積累語言素材??梢栽O置一些與材料有關的問題,以幫助學生清晰把握文章內容和文章結構。同時解釋文中詞匯及語法,為接下來的寫作掃清障。還可以結合不同題材和體裁的閱讀材料,由教師提供關鍵詞,讓學生“按圖索驥”復述全文或片斷。如八年級上冊Unit 6 Topic 1King or Queen for a Day中,筆者要求學生利用以下關鍵詞復述加拿大、美國校園常見的籌錢辦法:“common / special ways / cost / a ticket for the draw / winning ticket /greet /carries /sit /mobile phone /order/ serve.”學生在復述中鞏固了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了語感。同時,完成任務的成功感讓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
(3)讀后――拓展思維,提升語言品質。盡管教師三令五申、理性分析,但“中式英語”的表達失誤在學生寫作中仍屢見不鮮,令老師頗為頭疼。究其原因在于:母語寫作中語言與思想可做到自然融合;而一旦外語寫作,學習者語言與思維脫節(jié), 無法運用自如。隨著教學條件的優(yōu)化,多媒體設備已成為大眾化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在閱讀后,運用多媒體給學生輸入與主題相關的,言語優(yōu)美、富有內涵的佳句美文,既可以引領學生體驗文本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又有助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語言品質。
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5 Topic3 Section D How to Stay in Good Spirits課文閱讀后,筆者讓學生品讀關于化解不良情緒、保持好心情的諺語,幫助學生理解快樂真正的含義。
Sayings about happiness :
A good laugh is sunshine in a house.
令人愉快的歡笑是房間里的陽光。
Labor is often the father of pleasure.
勞動常常是快樂父。
One of the greatest pleasure in life is conversation.
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之一是交談
除此之外,讀后活動還可設置為課文續(xù)寫、針對主題討論、辯論等??傊x后活動應當從思維深度上引領學生思考,并通過各種口頭或筆頭任務,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遷移,為后續(xù)的寫作做充分鋪墊,從而水到渠成地完成寫作任務。
以往大多教師忽視了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辯證關系,忽視了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閱讀和寫作教學成效是工作中的硬傷??上驳氖牵ㄟ^教學實踐中的摸索與反思,教師們逐步厘清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他們充分解讀文章、解構文章,挖掘文本資源,努力設計出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致力打造有效的讀寫結合課堂,以期為學生鋪設好閱讀和寫作間的橋梁,最終實現(xiàn)知識內化遷移,實現(xiàn)閱讀寫作雙促雙贏,實現(xiàn)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6
一、指導思想:
新的學期開始,現(xiàn)在八年級的學生英語有了一定的基礎,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們都能掌握。但是他們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和其他班級還有著很大差距。在新的學期里,我要以“英語課程標準”為宗旨,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正確把握英語學科特點,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采用完成課題式的教學方法,把探究式學習引入外語學習,旨在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有意義的整體活動中學習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二、教學總目標:
本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我要通過教學,把學生逐步鍛煉成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能參與討論。能根據(jù)閱讀目的運用適當?shù)拈喿x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三、教材分析:
冀教版八年級(下冊),全書共有八個單元。本教材各單元話題靈活,接近生活實際。本冊書將學到的語法知識點有:一般將來時、簡單句的五種結構、過去進行時、一般將來時、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現(xiàn)在完成時、不定代詞、賓語從句等內容。同時每單元有貼近生活的功能項目,讓學到的內容在實際中得以運用?,F(xiàn)在本期教材作詳細分析:
Unit 1 Spring is coming
Functions: Talking about weather
Grammar: Word building, Prepositions
Unit 2 Plant a Plant
Functions: Talking about Material and Purpose
Grammar: Five types of simple sentences
Unit 3 Amazing Animals
Functions: Reminding and warning
Grammar: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Unit 4 Look into science!
Functions: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Sequence.
Grammar: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Unit 5 Go with Transportation!
Functions: Giving advice/order,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Grammar: Modal verbs
Unit 6 Connect
Functions: Making telephone calls
Grammar: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past perfect Tense.
Unit 7 Know our world
Functions: Talking about numbers
Grammar: Indefinite Pronouns
Unit 8 Save our world
Functions: Offering Help
Grammar: Object Clause
四、學情分析:
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根據(jù)實際我必須制定一些適合他們的土方法,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交換信息。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發(fā)展參差不齊。有少數(shù)學生因為基礎不夠好,學習很吃力而自暴自棄。
五、目的要求:
1. 能夠掌握本冊教材的生詞和常用語句。
2. 學會用英語談論天氣的方式及句型。
3. 學會英語表示鼓勵的語句。
4. 學會用英語談論身邊的物品以及用英語表示目的。
5. 學習用英語談論寵物喂養(yǎng)方面的句式,學會表示警告的句型。
6. 學會用英語征求對方意見,表示同意與否以及如何請求對方做某事。
7. 學會用英語討論交通工具。
8. 學會使用情態(tài)動詞:can, may, must.
9. 學會用英語打電話的常用句型。
六、教學方法措施:
1. 認真專研教材和課標,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確定每堂課的基礎內容,預備內容和拓展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 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加強直觀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3. 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和需求,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興趣。如英語朗讀比賽、單詞聽寫比賽、學唱英文歌曲,課前五分鐘活動等。
5. 注重個別輔導,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培優(yōu)補差。
6. 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的提高。
七、教學進度表
unit 1 2.20----2.28
unit 2 3.1 ---3.10
unit 3 3.11---3.19
unit 4 3.20---3.28
review and mid-test 3.29---4.15
unit 5 4.16---4.26
unit 6 4.27-----5.13
unit 7 5.14---5.23
篇7
【關鍵詞】初二 英語課堂 激趣 導學
法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是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需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堅持“激趣導學”的教學理念,使課堂“活”起來。我校是新課程改革的實踐基地,農民工子女較多,為了保證提高農民工子女的學習成績,校長帶領全校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教學改革,為每個孩子建立了成長檔案。針對農民工子女英語基礎差這一特點,作為初二英語老師,我對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提出幾點意見。
一、激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學習動機傾向非顯性狀態(tài),繼而其學習興趣呈現(xiàn)波動。教師采取活動教學方式,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而非視英語課為畏途,激趣是為了樂學。
(一)合作競答
競答比賽是極好的課堂活動,尤其在檢測學生舊知識方面,對于平日活潑好動的農民工子女,以游戲活動的方式完成讓學生沒有考試的感覺,復習不再是一件無聊的事,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在實施此活動時可以把學生編成小組,促進組間互動和組內合作,使復習環(huán)節(jié)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學生參與。如仁愛版八年級上Unit1 Topic1 Section C,可運用小組造句競賽,復習be going to結構。
(二)情境激勵
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操作性十分強,溝通能力是體現(xiàn)其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因此必須為學生提供情景練習講英語。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把真實場景搬進課堂,但可以模擬情境,建立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把握對話的內容。
1.利用多媒體,喚醒學生視聽意識。英語課堂中模擬建立的情境,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真實還原情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音像、幻燈片等多媒體,形象地再現(xiàn)情境,豐富了學生想象。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 Section A,在繼續(xù)討論美食節(ji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就餐用語。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力求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同時加大對學生聽力訓練的力度。除了課文Dialogue的錄音,教師還需要還原美食節(jié)的場景,于是課前可把美食節(jié)視頻錄音截取下來,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聽,場景的噪音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有利于隨后課文對話內容的學習。
2.設計各種活動,形成輕松有益的學習氛圍。作為教師,我嘗試設計各種課內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情境下作為特定角色的溝通能力,發(fā)掘值得在課堂上討論的熱門話題,使學生能與其他人熟練地用英語溝通。例如教學生唱英文歌,許多初中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詞來表達,而融入音樂,則能加深學生理解,建立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到情境學習中。或者遇到西方節(jié)日時,我們可以舉辦相應慶?;顒樱寣W生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比如,圣誕節(jié)裝飾圣誕樹、唱圣誕歌;復活節(jié)做彩蛋等。另一方面,參與互動如英語角等課外教學,參觀外國的繪畫展,參加英語課本劇比賽等,激勵學生運用英語實踐能力。
二、導學(探究性合作學習)
如果說,曉之以理,使學生愿學,從而認識到學習是一種“應然”;動之以情,使學生愛學,從而感悟到學習是一種“誠然”;授之以漁,使學生會學,從而實踐到學習是一種“必然”;那么,激之以趣,則使學生樂學,從而體驗到學習是一種“果然”,而“激趣”與“導學”又是密切相關的。開學初,我校的教師們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合作學習,以情境促自主,以興趣促自主。如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B:(綜合探究重點話題:交通)
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4人,各小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監(jiān)督各組員完成調查表,并核對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遵守交通規(guī)則。
T: Work in groups of four. Look at the chart and check if you obey the traffic rules in your daily life.
(教師讓組長向全班匯報各組員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并作示范。)
Example:
S1: Always obey the traffic rules.
S2: Sometimes obey the traffic rules.
S3: Never obey the traffic rules.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要做到“激趣、導學、探究、提高”,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引導學生追求真理,開發(fā)學生探究潛能,使他們以發(fā)展性思維學習語言,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享受中獲取知識。正如英國著名的管理專家羅杰·福爾克所說:創(chuàng)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篇8
一、合作學習的地位
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新階段,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倡導“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 人” 。由 于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
二、合作學習的理念
所謂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的的一種學習方式,是一種互學習。具體而言,合作學習是指將一個班級分成由幾個學生組成的多個小組,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學習任務,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成為整個小組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后將小組的活動成績與其他小組進行對比。在合作學習中,只有取得小組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即個人目標的真正達成取決于小組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合作學習中的“合作”有兩層含義:一是行動上的合作,二是知識資源的共享和思想方法的合作。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兩個層面的合作相互交叉、相互促進。
三、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開展合作學習,首先應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適合于學生學習的心理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內動力。對英語而言,分組合作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任務,分析完成任務的途徑所需時間,靈活、合理組合。筆者在具體教學中嘗試了兩種組合方式。
1. 按座位就近組合
這種組合就是按班級正常的座位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依據(jù)學生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愛好等方面差異安排學生的座位,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進步,獲得自信,讓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取得學習成就感并不斷完善自我。
2. 以任務為中心的小組組合
小組圍繞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學生按個人興趣自由進行組合。以這種方式組合使得小組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小,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這種以任務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了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較好地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比如:新目標英語每單元目標語言的操練,活動3a的背誦自查以及各單元的單詞、短語聽寫,這就需要發(fā)揮組長的作用,形成“官教兵,兵教兵”的學習氛圍。
(二)合作學習的模式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起點高、靈活性強、容量大、內容廣、要求嚴、操練性強等特點。這就對我們優(yōu)化設計教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現(xiàn)在合作學習模式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合作目標與任務呈現(xiàn)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幫助學生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在課前、課上或課后進行以具體的課文或單元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活動。根據(jù)學習內容設計合作任務時,要讓每個小組成員明確學習任務、自己所承擔的角色、合作行為及完成的合作任務。
2. 小組預習與合作討論
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事先設計小組合作任務,并布置給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有目的地預習。在小組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jù)預設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明是非,培養(yǎng)能力。
(三)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的作用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把小組合作學習、班級授課和個人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地分配各部分的學習時間,而且要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生實際生活較為貼近的語言學習情景,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發(fā)展思維,活學活用。
四、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通過以上對新目標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多方面探究和分析,現(xiàn)將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到實際的英語閱讀學習中來,使教學生動化,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領悟閱讀的過程,掌握閱讀的技巧,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旨在促進建立并應用一種新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推進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筆者將合作學習策略安排到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新增的閱讀部分中去,讓這種理念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同時檢驗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效性。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英語閱讀的合作目標與任務呈現(xiàn)
英語閱讀的合作目標和任務的設計應當具體,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jīng)歷和社會關系,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fā)起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討論的欲望。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和閱讀文章涉及的內容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xù)活動:即任務的設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形式由初級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huán),并由數(shù)個微任務(mini-task)構成一串“任務鏈”。在語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輸入后輸出原則,使教學階梯式層層推進。在教師所設計的各種“目標和任務”中,學生能夠不斷地從閱讀文章中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掌握閱讀技巧,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yōu)樽⒅卣Z言習得.從而獲得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現(xiàn)成的語言知識點。
(二)英語閱讀的合作學習模式
1. 課前合作預習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每個單元都新增了Reading Part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這些文章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有歷史名人、各國風土人情、地理、科普知識等,但書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學生有必要自主地探求更豐富的知識。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事先設計小組合作任務,并布置給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有目的的預習。如教學《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7 Reading Part: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時,在學習這篇有關委婉提出請求的文章前,提前讓小組學生自由組合,分工搜集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禮貌的行為并提出不同的見解及解決方案,以表格形式列出小組收集整理的材料。各合作學習小組基本上收集得比較完整,并且發(fā)表的見解、提出的方案都具有創(chuàng)造性、可行性又不脫離生活實際,可以看出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他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關注生活、努力求知、積極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和精神。 轉貼于
2. 課上合作討論
在小組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jù)教師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明是非,培養(yǎng)能力。合作學習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而且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此基礎上學會討論問題的要領和方法。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小組討論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內容:
(1)?對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如教學《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6 Reading Part: I’v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時,我先提示各小組就本課文的標題和文中的插圖(古老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展開討論,預測此篇閱讀的大概內容、作者的意圖和觀點。
Teacher: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predict what you will read about.
Student A: I think the passage will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some beautiful cities.
Student B: The writer will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somewhere.
Student C: I think the article will talk about the style of the buildings.
而有的學生在討論中會有不同的答案:I think the writer will tell us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e can travel to.
這個過程為學生互相啟發(fā)思維提供機會,讓他們利用各自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參與話題討論。他們不僅可以預測閱讀篇章的內容及作者的意圖和觀點,而且還可以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驗證自己的預測,從而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為主動的參與,增強主體意識,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適當引導討論,以調動起全班學生的情緒,進入篇章學習的良好狀態(tài)。
(2)對課文段落、難句、長句、某些詞語等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概括能力。如教學《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2 Reading Part: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時,針對篇章中難句、長句較多,老師布置任務,讓各小組分析每段落的首句,尋找難句,并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學生在本課中找到較多的難句、長句,如:
They take their children from activity to activity, and try to fit as much as possible into their kids’ lives.
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
She also says that these children may find it hard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when they are older.
On the one hand, children need organized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need time and freedom to relax, and they need time to do things by themselves.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可抓住大部分同學的疑難所在進行點撥。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解決了其中一部分問題(分析出句子中的固定結構等),并對文章中的疑點、難點心中有數(shù),能帶著問題學習閱讀篇章。
(3)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展開討論。提出的討論話題要具有開放性,學生可結合學習內容談論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合作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推論和合理的判斷以及在真實環(huán)境中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如教學《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3 Reading Part: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時,首先我根據(jù)課文每段的首句給學生設計出T or F的判斷題:
1)The writer will write some important events for example.
2)People will forget some activities in everyday when they heard the important news.
3)The writer will give some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recent times.
4)The writer may give some more terrible events.
同學們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出問題:What events did the writer show? 通過討論,小組長把同學們的觀點記錄下來,在班里匯報。接著針對每自然段提出問題。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用英語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在進行采訪時,調查研究和解決具體事情等時遇到的難題。而針對該篇文章我布置的任務是:在已編排好的8人圍圈而坐的6小組中,由小組推選一名小記者分別去采訪其他小組成員并做好筆錄。安排的采訪話題是:當世貿大樓被炸、5.12汶川發(fā)生地震、神舟七號發(fā)射等一些國內外重大事件發(fā)生時,What were the students doing? 當然要考慮到這些事件是學生能輕松自如地運用已學過的英語來表達和談論。而后小組就采訪筆錄進行討論并應用本單元的目標語言寫出一份采訪結果的報道,向全班展示成果。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始終充當參與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必要時出示相關的英語表達),學生通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調查、分析和信息的重組等任務,把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況相結合,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 課外合作活動
課外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搭建發(fā)展多項能力的舞臺,如制作英語手抄報、英語賀卡以及每天更新的英語角,從小組合作找信息、組稿、編輯、抄寫到插圖,各小組成員都在發(fā)揮著各自的特長,分工合作完成,培養(yǎng)了其合作動手、動腦的能力。
篇9
一、聽覺導入
英語這門學科較為特殊,因為英語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語言。所以,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導入性的教學工作,那么就要注意充分借助英語是一門語言和交流工具的特點,從學生的聽覺來入手,做好初中英語的導入教學工作。
從聽覺入手來做好初中英語的導入性工作,就是要從聽覺感官入手來吸引學生,從而讓學生在感受到英語語言美的同時,更好地融入英語學科的學習之中。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8《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這個部分的導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radio station的一些節(jié)目,從而借助聽覺器官來吸引學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radio里主持人的聲音都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做好導入教學工作。
二、視覺導入
聽覺固然是教學導入的重要方式,但是由聽覺性的導入我們自然就能夠聯(lián)想到其他感官器官的導入。所以,在初中英語的導入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積極地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實施視覺導入。
所謂視覺導入,主要是指教師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進行展示。通過這樣借助華麗的色彩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繼而做好導入教學實施。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12《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這個部分的導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網(wǎng)上流傳的UFO圖片,并且輔以科普性的知識來講解宇宙、UFO等內容。
通過這種方式將在視覺上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沖擊,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繼而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一種教學導入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導入的實施盡管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一點,即導入性教學的實施是為學生這一主體服務的。所以,在導入性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換言之,就是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借助學生的參與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自然而然地起到教學導入的效果。并為下一步的教學實施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借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做好導入性教學工作也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和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四、趣味性導入
導入性教學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教學實施位于教學的開始階段,更是因為這一教學工作開啟著整個課堂教學,也決定著整個教學實施是否有效。
所以,在這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方式來做好導入教學工作,并且在趣味化的導入過程中,注重將該堂課所包含的主要內容融入其中。這樣的一種導入教學才能夠吸引學生并且不斷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個部分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一個小游戲來導入教學。即由教師在黑板上寫出robot, robots, machine等詞匯,然后要求學生按照座位依次讀出單詞、拼寫單詞、再讀出單詞的順序。如robot這個詞匯完整的游戲過程為:robot(讀音)―r-o-b-o-t―robot(讀音),一共需要七位學生來完成這一游戲,那么在游戲過程中,未能迅速反應的學生就要退出游戲。
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輕松,并在這一輕松的氛圍中開展好學習活動,同時游戲中所涉及的詞匯將引導學生進入相關的學習語境之中。游戲所營造出來的輕松歡樂氣氛也將隨著導入教學的順利開展延續(xù)到課堂教學中,這些都為教學的高效實施奠定了基礎。
所以,這一趣味性的導入教學能夠充分而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并為整個教學實施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
參考文獻
[1]谷紅.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英語教學的點滴體會[J].寧夏教育,2013(12).
篇10
關鍵詞:初中英語;復習課;高效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如何做好英語復習比較盲目,究其原因可能和是和教師滿堂灌或搞題海戰(zhàn)術有關。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學習興趣減弱,而且加重他們的學習負擔,老師也口干舌燥,疲憊不堪,不能提高成效有效。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復習課效率呢?
一、復習課要重點突出。
我把復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及易錯易失誤的內容上,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復習和重點復習結合起來。通過一般復習重復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而重點復習則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項目進行重點講解,并著重進行練習,如對于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單元和第八單元的復習,一般復結提供建議的八種方式:Let’s do... Shall we do...? Could you please do...? You’d better do... Why not do...? Would you like to do...? Would you mind doing...?How/What about ...? 以及他們的區(qū)別,通過口語交際加深記憶;重點復習Why not ...Why don’t you ...Would you mind ...?的同義句以及答語的不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對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的復習,將它與一般現(xiàn)在時進行區(qū)別, have been to ,have been in ,與have gone to的區(qū)別,延續(xù)性動詞與短暫性動詞的區(qū)別等等,著重進行講解、比較和練習。效果明顯。對于分數(shù)的掌握 ,我利用口訣:分子基,分母序,分子大于1.分母加s.學生們更容易理解掌握。,
二、復習課要整合教材。
例如,我將所學單元中目標語言相近的排在一起,語法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化整為零,分散在各課,我在復習時就將它們聚零為整,表示相近意義的結構放在一起復習。例如,我把八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放在一起復習,都是一般將來時態(tài)的will + do 結構:There will be robots in people’s homes. I will go shopping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條件狀語從句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表將來。我還把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整合在一起,I have lived in XinJiang since I was born. I have been living in Xinjiang since I was born. He has left. He has been away for two years....通過對比復習,學生更清楚地理解了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
三、復習課要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貫穿于整個課堂中。
復習課上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多動腦筋思考問題,讓他們盡可能多地組詞造句,運用詞匯,口語交際,并能自己歸納語法規(guī)則及易錯點,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而最后我再給予補充說明。例如,反意疑問句的復習,學生歸納出:I am a teacher , aren’t I ?
Jack is unhappy, isn’t he?
Nobody knew the news, did they?
Let’s go shopping, shall we?
Let us go shopping, will you?
I don’t think Tom can play tennis, can he?
We think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isn’t it?
What fine weather, isn’t it?
You’d better study hard, hadn’t you?
我給學生補充了I said Mary was hard-working , didn’t I ? You must be tired, aren’t you? You must study hard, mustn’t you?
教無定法,只要我們用心揣摩,不斷學習,一定能讓我們的復習課堂“活”起來,提高復習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