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4: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拼音教學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漢語拼音方案》 音位劃分 隔音規(guī)則 省寫規(guī)則
漢字是表意文字,從字形無法判斷一個字的讀音,所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中先學習漢語的標音系統(tǒng)十分之重要。目前,現(xiàn)代漢語常用的標音符號主要有兩種: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稘h語拼音方案》是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重要工具。然而《漢語拼音方案》不是專門為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設計的,所以不具有普適性。它的運用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遇到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漢語拼音方案》共分五個部分: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及說明、聲調(diào)符號、隔音符號以及其使用規(guī)則。而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最多的除了《方案》中的音位劃分問題,便是《方案》的使用規(guī)則問題。
首先,是漢語拼音音位劃分的問題。存在爭議的是“bo、po、mo、fo”?!癰o、po、mo、fo這四個音節(jié)的拼法與實際讀音不太一致,即在聲母與韻母之間有一個過渡的w,拼寫中沒有反映出來,如果學生完全按照拼寫去發(fā)音,肯定是不對的。” 關于這段話我有不同的觀點。魯?shù)挠^點在語言學的角度上是完全沒有錯的,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有沒有必要在教學中解釋的這么專業(yè)。在我們學習漢語普通話的過程中我們也是試用著“bo”的拼音方法卻發(fā)出與之不相符的語音。這并不會對我們的學習造成障礙,而且我們也是在接觸語言學專業(yè)知識之后才知道原來如此。其實,筆者認為在實際發(fā)音時即便教學中沒有刻意強調(diào)“bo、po、mo、fo”這幾個音中存在沒有標出來的“w”的音,這個看似不存在的發(fā)音動作卻會被發(fā)音者在實際發(fā)生中完成。因為在所有音節(jié)里聲母和韻母的讀音都不完完全全是它們獨立時的發(fā)音,它們總是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彼此。所以大可不必強調(diào)這些語音點,否則反而會給語言習得者帶來額外的負擔。普通話元音音位有很多因為變體。如:/a/的主要因為變體有[a]、[A]、[α]、[ε],/o/的主要音位變體有[о]、[σ]等等。一研究者認為只用“a”來表示四個音位變體是形成語言習得者漢語語音“洋腔洋調(diào)”的一個原因,因為“a”對實際的發(fā)音描寫的并不標準。如《俄漢語音對比與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淺析》(于曉2011)可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時這些學者們忘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音位的劃分原則。音位劃分原則有四條:對里原則、音感差異原則、互補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所以,即便是習得者在交流中發(fā)音不標準,也不會影響意義的表達。而且,如我在上文所說在語流之中每個音素都是受前后因素的影響的不會發(fā)起本來的音。所以這些音位變體即便不去教也會在語流中自動出現(xiàn)。
其次,《方案》的規(guī)則也存在著很多爭議。
第一、隔音規(guī)則中隔音字母的使用。《方案》規(guī)定零聲母音節(jié)i行ü行用y作開頭。使用原則是:1.i行零聲母音節(jié),i如是韻頭,一律把i改寫成y,如是韻腹,在i的前面加y;2.u行零聲母音節(jié),如果是韻頭,一律把u改寫成w,w如是韻腹,在u面前加w;3.ü行零聲母音節(jié)一律改寫成ü前加y并去掉兩點。y和w的規(guī)則使得拼寫復雜化。這無疑是不必要地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在教學上,只要學著方便、教著方便,應該而且可以根據(jù)外國人的學習特點做一些變通,使拼寫簡化??砂褃和w處理成半元音作聲母,那么所有的聲母(包括半元音)和韻母都是拼合關系,加y和w跟改y和w的規(guī)則就自動消失,從而大大簡化了拼寫規(guī)則。
第二、省寫規(guī)則。最突出的是疑問是:“ui、iu、un這三個韻母,原形是uei、uen、iou。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韻母在讀不同聲調(diào)時,讀音有變化:讀第一、第二聲時,中間的e和o就幾乎隱匿了;讀第三、第四聲時,e和o就又顯現(xiàn)了,實際的讀音是uei、uen、iou,假如都照-ui,-iu,-un讀,聽起來就很失真,因此不能不在教學中注意?!?這個還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錙銖必較的問題。在實際音節(jié)中i和u相連接的音節(jié)在滑音的過程中必然會自然而然地加入“e”這個音,當“u”、“i”存在于語流中時它們便不是本來的音了,而是一個個聯(lián)系緊密且相互影響的整體,不能把他們完全割裂來看。再者若是真把“e”這個音加入音節(jié)中,“e”也不是它的本音了。
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用大部分時間練習的是漢語拼音音節(jié)的整體認讀。所謂以音節(jié)為單位進行整體認讀,一開始就把聲母、韻母、聲調(diào)組合到一起,成為一個語音的基本結(jié)構(gòu)單位一一音節(jié),讓學生來掌握它的發(fā)音。教學步驟是:首先讓學生掌握由韻母和聲調(diào)組成的音節(jié)(大約有130個),然后再讓學生掌握由聲母、單韻母和聲調(diào)組成的音節(jié)(大約有250個),最后再讓學生掌握由聲母、復韻母(鼻韻母)和聲調(diào)組成的音節(jié)(大約有920個)。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音節(jié)為單位進行整體認讀的能力。
總體而言 ,我覺得不能把《現(xiàn)代漢語拼音法案》視為洪水猛獸。因為外國學生學習的是漢語,而《方案》是漢語的一部分,是現(xiàn)代漢語特有的部分。沒有必要排斥它的特殊性,如果不用《方案》而采取國際音標的方式,那么學習者所學的漢語便不是地地道道的漢語。我們應該使之成為規(guī)范的準則,而其帶來的不便之處,我們要格外重視,在教學中反復強調(diào)。這些都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學習外語可以被看作是包容另外一種語音系統(tǒng)的過程,所以要。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旭東,《現(xiàn)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王建勤主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篇2
1、學會三個單韻母的讀音,掌握字母的形,能正確書寫字母。
2、掌握單韻母的四個聲調(diào)。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書寫3個單韻母。
2、能直接讀出帶調(diào)韻母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了,在拼音王國里你們將認識許許多多的拼音朋友。你們高興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學習普通話,讀注音讀物,是我們學習的好助手。你們想不想學好它呀?要想學好漢語拼音,你們上課就要積極動腦筋,專心聽講才行呢!請你們跟讀讀這首小兒歌:“學習拼音用處大,讀書識字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這節(jié)課我們先認識3個朋友“aoe”。
二、學習3個單韻母的音形
(一)學習單韻母“a”
1、出示a的圖片:
(1)問:圖上畫的是誰?她們在干什么?你們讓醫(yī)生看過嗓子嗎?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2)講:你們看醫(yī)生在給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同樣也發(fā)出“啊”的聲音。這個“啊”就是字母“a”的讀音。發(fā)音時把嘴張大,舌頭不動,舌面中間微微隆起,唇不動。自己試試?
(3)教師范讀“a”。
(4)學生練讀“a”。
2、學習“a”的形
(1)問:小女孩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她頭后梳的是什么小辮子?比較一下與“a”的什么地方相似?
(2)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形?
(3)學記憶小兒歌:圓圓臉蛋翹小辮,張大嘴巴“aaa”。
(二)學習單韻母“o”
1、出示“o”圖片
(1)觀察后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講:發(fā)出“窩窩”的聲音,發(fā)音時嘴角隆圓,大小適中,舌頭向后縮,舌面后部隆起。
(3)教師范讀。
(4)學生體會讀。
2、學習“o”的形
學兒歌: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
(三)學習單韻母“e”
1、出示“e”的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1)師講:大白鵝的“鵝”平讀就是“e”,發(fā)音是把嘴角向兩邊裂開。
(2)教師范讀。
(3)學生體會讀。
2、學習“e”的形
(1)怎么記“e”的形呀?
(2)大家看圖:(教師出示卡片“e”)與圖中的哪一部分很相似?
(3)讀兒歌:清清池水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三、書寫3個單韻母
1、認識漢語拼音的四線三格:
2、同學們看一看漢語拼音“a、o、e”占什么格
3、我們先看著字母“a”是怎么寫的?
(1)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先寫哪一筆,再寫哪一筆,幾筆寫完的?
(2)請學說一說。
(3)看清楚了嗎?拿出小鉛筆跟老師一起寫一個“a”,找到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
(4)學生練習書寫“a”。
4、指導書寫“o”
(1)老師書寫,請大家注意“o”是從哪起筆的?幾筆寫成的?
(2)請學生說一說。
(3)教師邊寫邊講:“o”是一筆寫成的,從左上起筆,注意要寫圓。
(4)學生練習書寫“o”。
5、指導書寫“e”
(1)老師演示書寫過程:大家注意“e”是怎樣寫的?
(2)說一說。
(3)教師過寫邊講:“e”是一筆寫成,占中格,從中格的中間起筆,先寫一短橫,接著連寫半圓。
(4)學生先書空再動筆寫
注意:學生書寫時,老師行間巡視,具體指導,糾正握筆姿式、筆順和坐姿。
四、鞏固練習
1、黑板指讀字母。
2、看卡片讀字母。
3、看書上字母的位置,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三個拼音朋友——單韻母“a、o、e”,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a、o、e”的四聲,先請同學讀卡片。
二、復習三個單韻母“a、o、e”
三、學習字母四聲
1、師講:“a、o、e”發(fā)音時,聲音顫動,很有氣派,音在口腔中暢通無阻聲音響亮。因此“a、o、e ”承擔著一個特殊的任務,擔當了聲調(diào)高低變化的任務。
2、指導學生看聲調(diào)示意圖,認識四個聲調(diào)。第一聲:汽車平走。第二聲:汽車上坡。第三聲:汽車上坡又下坡。第四聲:汽車下坡。
3、學習“a”的四聲。
(1)師講:拼音字母 有四個聲調(diào),這四個聲調(diào)用符號來表示,寫在字母的頭上。
(2)板書:“ā á ǎ à”教師邊用手勢表示四個調(diào)號邊按順序讀四個聲調(diào),以顯示調(diào)號與聲調(diào)的關系,速度要慢,讀二聲、三聲有困難,教師要做好范讀,幫助學生掌握調(diào)號,讀準聲調(diào)。
(3)學生按順序?qū)W讀四聲,讀音要準。
(4)按四聲順序請同學讀,檢查學生讀音的情況。指名讀,互相讀,開火車讀。
(5)順口溜:一聲一橫道,二聲往上挑,三聲一拐彎,四聲往下掉。
(6)打亂四聲順序練習讀,逐步達到能正確地直呼出帶調(diào)聲母。
4、學習“o”的四聲。
(1)師講:“o”和“a”一樣也有四個聲調(diào)。
(2)出示:“ō ó ǒ ò” 問:誰能像讀“a”的四聲那樣,試著讀一讀“o”的四聲。教師糾正后,再練習讀四聲。
(3)打亂順序讀。
5、學習“e”的四聲,學生練習的方法同上。
6、打亂順序讀“a、o、e”的四聲。
附:板書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1、鞏固復習
2、看卡片讀“a、o、e”的四聲?;ハ嘧x、開火車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讀。
3、書寫3個單韻母各一行。老師行間指導,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4、指導學生練習抄寫帶調(diào)韻母。“一聲”要從左往右寫,“二聲”從左斜下再往斜上挑,“三聲”像個小對勾,“四聲”從左上往右下降。
5、學生在拼音本上練習抄寫帶調(diào)韻母。注意聲調(diào)位置。
6、學說兒歌:
(1)出示兒歌內(nèi)容:讀一讀紅色的單韻母。
(2)結(jié)合圖,請認字多的學生讀兒歌。
篇3
【關鍵詞】 漢語拼音;教學;聽看說寫
《漢語拼音方案》是小學生必修的課程,它是拼寫規(guī)范化普通話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寫方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學拼音在學前班為上小學打好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F(xiàn)在多數(shù)家庭一家就一個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的普遍愿望和要求。在滿足孩子吃玩等各種需求的同時,也很關注孩子的學習。漢語拼音教學是學前班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它是學好語言文學的基礎和支柱。學前班拼音教學的開展成為培養(yǎng)幼兒學習拼音的重中之重,也是兒童家長關注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搞好學前班漢語拼音教學,學習了大量的有關理論,并以此為指導,進行了反復的探索和實踐。讓幼兒不僅能學得輕松,還能很好的掌握并正確地應用。學前班拼音教學方法如下:
一、聽的學習
語言就是通過聽、看、說這樣形成。當孩子出生后就能聽到親人的話語縈繞在耳邊,忽然有一天嬰兒能看見了,再過去大半年,孩子“咿咿呀呀”到模仿媽媽說話,就運用了這個規(guī)律來進行拼音教學。例如在學習“a o e”時,會大聲的讀,讓孩子們反復的聽“嘴巴張大a a a,嘴巴圓圓o o o,嘴巴扁扁e e e?!焙⒆觽冞吢犨呌涀×薬 o e 的發(fā)音。這時請孩子們蒙著眼睛去摸,桌上擺放的拼音,當念哪句在不出聲的情況下,孩子們就要把哪個拼音舉起來。在聽的學習中還利用自編的歌曲、故事、小動物叫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聽中學習。
二、看的學習
用鮮明的圖片讓幼兒看拼音的字形,并讓孩子根據(jù)字的形狀做身體動作,比一比誰擺的像或老師擺一個拼音造型幼兒猜是什么拼音,通過這一方法幼兒知道了拼音的筆順,加深了對拼音字形的印象。教師出示拼音幼兒看,并根據(jù)拼音舉一反三。例如:X,xi gua西瓜xi fan 稀飯 xi yang 夕陽,孩子通過看學會了這種方法,也找出了帶有X的生字。如:xi xin細心 xi huan喜歡。還引用了游戲的方法對拼音進行看的學習,先將拼音卡片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中,讓幼兒去找,看看都找到了哪些拼音,然后找同伴手中的拼音卡片去看自己認不認識并交流。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看拼音,學習拼音的音節(jié),區(qū)分聲母、韻母及認識聲調(diào)標號的位置。
三、說的學習
在學習拼音中,說是很重要的,不說就不可能學會拼音。讓學生自己當老師,能者為師,充分體現(xiàn)和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去給其他孩子去說拼音,去擺拼音,去教拼音。教師將所學的拼音貼在墻上,讓幼兒自己去說拼音讀拼音與同伴交流,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寫的學習
篇4
關鍵詞:拼音教學;零起點;延后教學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漢語拼音比較枯燥,機械記憶內(nèi)容較多。二是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在學前已接觸過英語,同樣的字母,發(fā)音系統(tǒng)不一樣,增加學習難度。三是有的教師沒有把握好h語拼音的教學標準,拔高了教學要求。
近年來,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觀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孩子走進社會上各種培訓班,學拼音、學認字……有的孩子已經(jīng)出口成章,有的孩子則不認得幾個字,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學習“起點”參差不齊,令小學教師大為頭痛。
2014年11月15日,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nèi)容,要求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
一、準確把握要求,放慢拼讀時間
一年級要堅持“零起點”教學,就要把握好拼音教學的零起點,開始的每一步都邁得小一點,走得穩(wěn)一點。不拔高要求,是減輕拼音教學負擔重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年級老師們,大家肯定也有“聽寫、默寫與注音”的節(jié)奏。在一個半月拼音教學的基礎時間里,對學生的拼讀能力先不要提出太高的要求,在識字、閱讀、生活中進一步提高拼讀能力,既減輕機械記憶的枯燥,又避免了“漢語拼音遺忘快”的問題。
我們需要更長期的拼音落實計劃方案,把拼音教學目標分步走,在后續(xù)的學習中不忘鞏固與提高。
二、拼音教學延后,減輕學習焦慮
南京拉薩路小學將一年級的拼音學習延后了一個月,國慶節(jié)假期結(jié)束后再學習拼音。拉小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做了一些調(diào)整:前期以識字為主,滲透拼音。第一個月字與畫對應,看圖能識字;兒歌聽讀,熟悉生字;看拼音識字,使學生熟悉拼音的面孔。中期以熟字帶拼音,學拼音帶識字。第二個月開始學習拼音,通過已識的漢字、拼音游戲、相關兒歌等途徑幫助學生學習拼音。后期運用拼音識字,鞏固拼音。拉薩路小學的孩子開始學拼音時,拼音已經(jīng)是老朋友了,自然焦慮感就少了。
今年9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更換了教材。10月才開始教拼音,在這之前,新生上的是識字課,改變了一年級固有的拼音教學模式。老師發(fā)現(xiàn),拼音的教學進度比以前快。比如,以前一邊上課一邊要維持紀律,第一節(jié)課只能教一個“弧?,F(xiàn)在可以把弧o、e通通講完。孩子們已經(jīng)上學一個月,注意力集中,而且有紀律的基本概念了,所以效率高了。
拼音適當延后,先進行識字、寫字的起始教育,再進行拼音教學。把拼音教學時間適當延長,在識字和課文閱讀中逐步鞏固拼音技能,這樣的安排也許更容易接受和實施。
三、把握學習起點,激發(fā)學習需求
一年級要“零起點”教學,拼音自然也要從“oe”開始教,但決不能把學生當做完全白紙的狀態(tài),學生與拼音肯定或多或少有接觸。
浙江省優(yōu)秀教師茹茉莉老師在第六次教一年級時寫了一本書,叫《開學三十日》,茹老師在《拼音第一課》中記錄了自己多次教“oe”的故事。她在第六次教“oe”時,又一次改進了自己的教學:(1)將oe三個字母同時出示在黑板上,由著孩子們?nèi)轮x著,提供每個人釋放的機會;(2)開火車單個讀,展示發(fā)音面貌,找到發(fā)音缺陷中最具共性的――口形松懈、隨意;(3)故意把孩子們發(fā)音中的缺陷放大,再夸張地示范正確的發(fā)音要領,讓孩子看到自己與正確發(fā)音的差距,孩子們終于從心底里產(chǎn)生了一種學習的愿望。
立足孩子的起點,靈活設定教學目標并構(gòu)建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由內(nèi)而外地產(chǎn)生學習需求,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零起點教學絕不是將孩子當成一張“白紙”,也不是一刀切,更不會忽視孩子們在成長、生活過程中積累的基礎知識。
我們每個一年級老師,要是都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兒童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習就少了焦慮,多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需求,這一切該多么美好!
我們的一年級需要放慢腳步,我們的低年級教學需要改革。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零起點”的一年級,堅持放慢步子的一年級,嚴格按照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教學,不隨意拔高教學和評價要求,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家長們慢慢就會知道,搶跑是沒有意義的,那時候,孩子的負擔才會真正減輕,學習的開端才會變得更輕松愉快。
篇5
一、漢語拼音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革
中文的漢語拼音以26個拉丁字母為基本字母,根據(jù)每個拼音字母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不同發(fā)音音值分為三種讀音:本音、呼讀音和名稱音。表示漢語聲母和韻母音素的音值時讀本音,用作漢語拼音聲韻母教學時讀作呼讀音,而在稱呼字母身份時應讀作名稱音?!稘h語拼音方案》中字母V只用來拼寫外來語、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方言。V讀作魚(平聲),以適應現(xiàn)代電腦技術時代的需要。在漢語字典里沒有字母IUV,除了“ü”以外,其它的拼音都能找到與漢語拼音相對應的英文字母?!蹲帜副怼吩缫褳槊總€漢語拼音字母規(guī)定了法定的名稱音,這是稱呼字母和朗讀字母表的基本依據(jù)。但長期以來,很多漢語教師在對初學者漢語拼音授課中字母,卻存在兩種讀法教學。漢語教師為了方便,用聲韻呼讀音(a)(bo)(ci)(de)(e)(fo)(ge)(he)(i)(ji)(ke)(le)(mo)(ne)(o)(po)(qi)r(ri)(si)(te)(u)(v)(wu)(xi)(yi)(zi)來讀字母表,漢語拼音教學計劃總是按單元音韻母、四聲、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字母歌》這樣的順序逐次來教學,對于漢語字母名稱音的教學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初學者若先學會了漢語字母的呼讀音,就很難學會漢語字母的名稱音了。再者,以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教《漢語拼音字母表》,初學者就會把漢英文字母的讀法混在一起,也給英語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漢語拼音方案》共分五部分: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diào)符號和隔音符號。在此方案中把《字母表》排在首要地位,可見漢語字母名稱音的重要性!本文作者建議,應先教字母名稱音來學《字母表》,這是個特別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
二、《字母表》的重要性
第一,漢語字母名稱音是按照《方案》規(guī)定的法定讀法,便于全國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既體現(xiàn)了漢語言的特點和民族語言的獨立性,也與國際習慣相適應,這就使全世界的語言文獻排序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采用《字母表》做序列索引,便于事物編排與檢索,比較簡捷、實用、通用性又強。在全世界現(xiàn)代化生活中,這是極為必要的。第二,有助于初學者學習外語和計算機認識鍵打基礎,適應未來世界的需求,能與國際接軌。第三,為每個漢語拼音字母規(guī)定了音值和名稱音,成為描寫和記錄中國普通話標準音音位系統(tǒng)的工具和書寫漢語字母的統(tǒng)一形式?!稘h語拼音方案》雖然不是一個拼音文字方案,但是,有了此方案,就可以描寫漢語普通話的聲母和韻母,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普通話標準音的音位系統(tǒng),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漢語拼音方案?!蹲帜副怼肥菨h語拼音方案的最基本的基礎內(nèi)容,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重視其意義和價值。第四,按名稱音讀能注意到漢語拼音字母的發(fā)音,采用拉丁字母的國家都有本國的字母名稱音,沒有哪個國家是直接借用拉丁字母的。第五,為漢語拼音字母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書寫體式,作為一種拼音方案,書寫體式的規(guī)定是十分必要的,能使拼音字母的優(yōu)越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第六,按名稱音讀字母表和諧動聽,字母表按是按照漢語詩詞格律,編成四句,前兩句各有七個字母,后兩句各六個字母,譜了一首《字母歌》,行末押ê韻,發(fā)音順口清楚響亮:abêcêdêeêfgê,haIjiêkêêlêmnê.opêqiu,arêstê,uvêwa,xiyazê.便于記住字母名稱和順序。英語字母也有呼讀音和名稱音之分。英語字母在字母表中的讀音為名稱音:[ei][bi:][si:][di:][i:][ef][dЗi:][eitf][ai][dЗei:][kei][el][em][en][эu][pi:][kui:][a:][es:][ti:][ju:][vi:][d∧blju:][eks][wai][zed]。在拼寫英語單詞時,用元音和輔音呼讀音。如字母w,名稱音讀成[′dblju:],但在讀單詞we時,不讀[′dblju:],而是讀成[w]的音??梢娪⑽淖帜傅拿Q音和其在英語單詞里的讀音也不一致。漢語拼音字母五個元音的名稱音,aoeiu以其本音為字母名稱;輔音(包括yw)以其所代表的漢語音值加上元音構(gòu)成名稱音。jkqrh又參照了拉丁文的讀音(類似英文字母的讀音)。因為漢語輔音如不加上一個元音發(fā)音就不清晰,不便于稱說。另外,n為了避免與l混,讀做nε;w和y讀做wa、ya;z讀做zε,多數(shù)輔音的發(fā)音,是在其后加一個ε音。英文字母的全部元音都有獨特的讀法:a(êi)、e(i)、i【ai】、o(ou)、u(iu)。
三、中英文發(fā)音的特點
中文發(fā)音的基礎是漢語拼音;英文發(fā)音的基礎是英語音標,兩者發(fā)音區(qū)別很大。1.元音發(fā)音區(qū)別漢語拼音以聲母和韻母發(fā)音,所有的漢語發(fā)音都以此展開。而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幾乎沒有一個和英語音標是一致的,即使是差不多的音也只是簡單的對照。漢語韻母和英語元音發(fā)音有更大的區(qū)別:漢語拼音是口腔前部發(fā)音,而英語音標發(fā)音是口腔后部發(fā)音。(1)英語元音強調(diào)的音值是飽滿、卷舌與咬舌頭這三個必備動作,而漢語的韻母依然只是唇音。比如英漢字母a和o與漢語其實是截然不同的發(fā)音,這兩個英語元音都需要大口型且卷舌,但是漢語拼音卻不需要。(2)英語元音有長元音和短元音之分,而漢語韻母卻沒有長短音之分。(3)英語的雙元音,由兩個音素組成,發(fā)音時,第一音的音要求拖長而清楚,第二音素短而模糊;而漢語拼音中的雙韻母都讀成一個音。英語一定要先擺對口型再去發(fā)音,發(fā)完音再撤回口型,漢語拼音發(fā)音則不必如此費事費力。2.輔音發(fā)音區(qū)別無論在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上,英漢語言中的輔音都有極其明顯的差別。英語輔音強調(diào)爆破,即發(fā)音由氣流沖出雙唇而形成,而漢語聲母只是強調(diào)簡單的唇音。首先,在發(fā)音部位方面,除了器官雙唇、唇齒和舌根外,兩者的音位在發(fā)音部位上幾乎都不同。其次,在發(fā)音方法方面存在以下區(qū)別:第一,輔音成阻除阻方式不同;第二,是否送氣的區(qū)別;第三,聲帶是否的區(qū)別。從成阻除阻方式上來看,漢語輔音分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邊音五種;而英語音標分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舌邊音和通音六種。從是否送氣的角度看,漢語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差別,這樣會造成音位上和意義上的差別,但是其無論聲帶振動與否,卻不會造成音位上和意義上的差別。而英語音標卻恰恰相反:對于塞音擦音和塞擦音來說,這些發(fā)音沒有是否送氣的差別,送氣與否不會造成音位上和意義上的差別;而聲帶振動與否,卻會造成音位上和意義上的差別。3.英漢語音節(jié)的不同英語的音節(jié)通常以元音為標志,有幾個元音就有幾個音節(jié)。元音是漢語音節(jié)結(jié)構(gòu)的核心,任何音節(jié)必有韻母,任何韻母必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元音。漢語的復韻母即使兩個元音或三個元音也是一個音節(jié)。漢語語音的特點是音節(jié)結(jié)構(gòu)簡單且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音節(jié)界限分明,每一音節(jié)都是有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三要素組成,其中,四聲不僅是音節(jié)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音節(jié)的標志。聲母是主要處在漢語音節(jié)開頭的輔音,只有少數(shù)聲母是處在元音之后,即音節(jié)的末尾。漢語音節(jié)的開頭如果沒有聲母,就是零聲母音節(jié)。韻母在聲母后,可以只是一個元音,也可以是元音組合或元輔音的組合。但在元音前后的輔音通常只能有一個,在漢語中,不存在輔音叢。漢語韻母可以進一步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三部分。韻頭和韻腹都是元音,韻尾也可以是輔音。、漢語聲調(diào)指整個音節(jié)的高低升降。除聲、韻母內(nèi)部的系統(tǒng)性外,如聲母g、k、h只能同開口呼和合口呼的韻母配合,g、k、h不能同齊齒呼和撮口呼的韻母配合;j、q、x卻恰恰相反。英語輔音有濁輔音和清輔音,英語的元輔音字母之間搭配靈活等特點。
四、中英語音中的聲調(diào)與語調(diào)的差異
篇6
關鍵詞:拼音教學興趣方法
新一輪課改進行了一年的時間,對于課改給予我們小學教師的幫助好似一眼清泉,清澈而又見底,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已經(jīng)有15年的時間,對基層工作有著較深的了解,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著,讓自己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在這十五年教學生涯當中我深知,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只是用打壓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死記硬背,課上不斷的讀,寫要求每名學生必須會背,會寫,于是學生有了抵觸情緒,雖然當時在老師的強化訓練下會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忘記,由于在一學期中還有其它的知識需要傳授,而且一名教師還面對幾十個學生所以面臨學生的忘記沒有時間再去督促學生學習,因此造成了一部分學生拼音底子薄,拼音不會。而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和學好普通話的工具。拼音學習的不扎實就造成了學生語文成績差,而語文成績差又關系到數(shù)學的理解力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學習成績上不來。因此,教師要正確照課標的要求,正確定位漢語拼音的學習目標,明確漢語拼音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準確教授漢語拼音知識;從而能夠達到規(guī)范并發(fā)展學生語言的目的。那么,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拼音教學的看法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的一些經(jīng)驗。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的重要性
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同時,它對學生以后識字有很大作用,有利于識字、閱讀和學說普通話,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思維。漢語拼音教學貫穿著整個小學語文的學習,所以也是學好語文的必經(jīng)之路。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學好拼音老師一定要設計出有趣的、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教學方案,讓拼音“活”起來,讓學生們動起來,使學生對拼音的興趣更加濃厚。我認為可以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游戲?qū)敕?/p>
1、兒歌導入
兒歌導入內(nèi)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為低齡兒童很容易接受。例如:教學g之前,教師朗誦兒歌“小哥哥,愛白鴿,喂完鴿,唱支歌,哥和鴿,笑呵呵!”教師問:這里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什么音節(jié)?從而引出“g”,由此,用兒歌的方法導入新課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從而,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
2、 故事導入
故事這一文學形式生動有趣,對低年級的兒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教學拼音前,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選讀或編說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故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
(二)直觀形象法
1、圖片觀察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圖。教字母的圖,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是多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從舊知或經(jīng)驗的遷移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教學“i、j、x”等音素時,先出示衣服、雞、西瓜等彩圖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對應的拼音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自然地被帶入新的學習氛圍中,又使插圖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繪畫
兒童的認識是從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抽象的說教性的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形象的繪畫語言,把繪畫引入拼音教學之中,可以促進學生動腦動手,自動參與學習過程。如教ü之前,引導學生:由教師先問,誰知道魚長什么樣子?然后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魚),接著教師再講,這條魚今天學會了一件高興的事,它的嘴里會吐出什么(泡泡),要求學生在魚嘴上畫出一個(小泡泡),這條小魚真可愛。于是教師引出了板書ü,師生共同進入了新的教學活動中。這樣,以繪畫形式進行教學,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三、教學生學習拼音的方法
(一)發(fā)準讀音的方法
漢語拼音教學中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發(fā)音的教學,因為學生發(fā)音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以后的識漢字、口語交際和學說普通話,如何讓學生發(fā)準讀音呢?我認為可以采?。?/p>
1、聽錄音或看教師的口型發(fā)音,辨別平翹舌音。
聲母:z,zhs,shc,ch
音節(jié):zi,zhi si,shi ci,chi
如何區(qū)分拼音“z,c,s”與“zh,ch,sh”的發(fā)音呢?
z,c ,s 全是平舌音
zh,ch,sh全是翹舌音
讀兒歌“傻子在玩石子,獅子在玩柿子,傻子想吃柿子,把石子給了獅子,獅子不吃石子,看見傻子吃了柿子,它就丟了石子吃了傻子?!?/p>
區(qū)分讀zh、ch、sh與z、c、s的字
(二)聲母和韻母的教學
1、聲母的教學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面的輔音,跟韻母一起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音節(jié)。一般由輔音充當,即首輔音。
講解聲母時,先畫一幅畫,上課時拿出來問小朋友會不會看圖(會),同學們的精神一下子十分集中,躍躍欲試,試著老師推出一幅百花圖,在朵朵花兒上寫拼音,然后讓學生猜猜,花兒上寫的是什么?同學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然后把它編成兒歌,讓同學在輕松的氛圍中記住。(有a找a,無a找o,e,i,u并標列在后,舌頭翹起zh,ch,sh,舌頭平平z,c,s)
2、韻母的教學
韻母分為單韻母和復韻母。
(1)單韻母
單韻母是由一個元音構(gòu)成的韻母。
講解單韻母“a,o,e,i,u,ü”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幅畫:阿姨、白鵝、大公雞,問學生畫中的內(nèi)容“這是什么時候,他們在干什么?小姑娘看見了正在買菜的阿姨,會說什么?”;接著讓學生用連貫的話把圖上的內(nèi)容說一遍,老師再做總結(jié)“大公雞喔喔叫,阿姨帶我到村西,小白鵝,呃呃叫,連聲問我早上好”;最后提示同學們今天學習的單韻母就在其中,讓學生自己找出,從而記憶更深。(分析a,o,e,i,u,ü.“嘴巴長大a,a.a,嘴巴攏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對齊i.i.i……”)
(2)復韻母
有兩個或三個元音結(jié)合而成的韻母叫復韻母。(請將復韻母列舉在后)
講解復韻母時,可以想讓學生先看卡片,讀字母 “a,o,e,i,u,ü”,然后告訴同學們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23個聲母朋友和6個單韻母朋友。今天我們就再一起來結(jié)識幾個復韻母朋友好嗎?接著問同學們什么是復韻母呢?(大家請看黑板)
板書: aieiuiauouou
最后告訴同學,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叫復韻母。
四、總結(jié)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工程,把學習語言文字與發(fā)展兒童認識能力相結(jié)合,使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只有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號變活,善于整體把握,善于尋找規(guī)律,關于抓住兒童年齡特征就可以使初入學兒童愛學,學好拼音,從而我們的拼音教學也才會更加的扎實、有效。
參考文獻:
[1]羅常培.語言與文化[M].北京大學,1950
篇7
關鍵詞:普通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126-01
一、語音教學涉及內(nèi)容及其存在的教學問題
在漢語語音教學中,涉及到韻母教學、聲母教學、聲調(diào)教學、音節(jié)教學、漢語拼音方案教學和語句韻律教學六大方面,在這六方面教學中不乏有規(guī)律性的問題,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性問題更好地研究語音教學技巧,從而達到更有效的語音教學效果。
其中,韻母教學中涉及到:(1)單韻母o和e(唇形的圓展問題);(2)單韻母i和ü(唇形的圓展問題);(3)單韻母u和ü(舌位的前后問題);(4)單韻母-i(zi、ci、si)和-i(zhi、chi、shi、ri)(與z、c、s和zh、ch、sh、r一起學習)。聲母教學中包括:(1)塞音b、p、d、t、g、h(送氣問題);(2)塞檫音z、c、zh、ch、j、q(送氣問題);(3)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4)舌面音j、q、x;(5)鼻音m、n;(6)擦音f、h;(7)擦音r和邊音l;(8)鼻音和邊音;(9)z、zh和r、j和i(清濁問題)。聲調(diào)教學包括:(1)單字調(diào)(四聲);(2)上聲和陽平;(3)陰平和去聲,二字連調(diào)(20個模式);(4)二字連調(diào),包含上聲的連調(diào)組;(5)三字連調(diào);(6)四字連調(diào)。音節(jié)教學包括:(1)r聲母與開口呼韻母相拼;(2)-i(zi、ci、si)-i(zhi、chi、shi、ri)與i(尖團問題);(3)ri聲母和yi;(4)兒化;(5)鼻音結(jié)尾音節(jié)與后接零聲母音節(jié)(音節(jié)界限問題);(6)“啊”的音變;(7)“一”、“不”的變調(diào);(8)輕聲。漢語拼音方案教學包括:拼音認讀;juquxu(有關ü的拼寫規(guī)則);-iu、ui、-un(有關iou、uei、uen的拼寫規(guī)則);字母i的讀法;字母e的讀法。
二、語音教學的技巧
針對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對癥下藥,利用各種教學技巧進行教學,這其中主要是從教音方法、練音方法和糾音方法三方面入手,訓練方式主要包括:(1)教音方法中的循環(huán)和反復、示范和模仿、圖表演示、音形結(jié)合;(2)練音方法中的合唱和獨唱、以好帶差、說讀結(jié)合、聲韻調(diào)單項練習和語流練習;(3)糾音方法中的示范和模仿、演示法、夸張法、對比法、提示法、手勢體態(tài)法。具體來講就是:首先是在教音過程中的技巧。
(一)韻母的教學
韻母的教學比較容易,其難點主要在e、ü和鼻韻母的發(fā)音上。個別學生發(fā)e時,存在的問題是唇形的圓展問題,學習者的口型開口度很小,這是因為受到了他們語言類似發(fā)音的影響。教師做示范時要雙唇攏圓,用o帶e的方法,拖長o的發(fā)音,嘴角向兩邊慢慢地咧開,讓學生看到區(qū)別,并進行模仿。另外,ü對于學生有一點兒難,我們可以用i帶ü的方法進行教學,發(fā)i時拖長i的音長,在這個過程中口唇逐漸收攏變圓,ü也就自然地被帶出了。我們可以讓學生借用鏡子做對照練習,看自己的口型是否和老師一樣。鼻韻母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捏住自己的鼻子,感覺一下帶鼻音韻母的發(fā)音特點。
(二)聲母的教學
較韻母的教學有難度,其中包括
1、送氣問題(p、t、h),我們可以利用薄紙片置于嘴前的方法,發(fā)p、t、h的時候吹動紙片,讓學生分清它們與b、d、g的區(qū)別。
2、公認的教學難點就是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特別是r的發(fā)音。我們在教學中可采用手勢法,p即用手勢模擬舌位,手指彎曲代表卷舌音,手指伸直代表平舌音。同時,也可配合咬指法教卷舌音。個別學生常把r發(fā)成l,我們可以用帶音法進行教學,發(fā)sh的時候拖長其音程,直到發(fā)出r為止。
(三)聲調(diào)的教學
1、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普通話聲調(diào)具有抑揚頓挫感,說來好聽。北方方言較重、發(fā)音狠、抑調(diào)較多,如普通話讀55調(diào)值,海城話讀51調(diào)值,由5度降到1度,聽起來狠且重。這樣對比分析能使學生有一種盡快掌握普通話聲調(diào)的緊迫惑、自覺感。
2、讓學生了解北方方言與普通話在調(diào)類方面是大體相同的,只是調(diào)值不同,先解除學生的思想顧慮,不要以為掌握普通話聲調(diào)高不可攀,輕裝上陣。
3、激發(fā)興趣,將枯燥的“陰陽上去”置于繞口令中,由易到難,由慢到快。僅僅憑課堂上的練讀,遠遠不夠,必須教會學生練習聲調(diào)的方法。
4、教學生練習聲調(diào)的方法即按同調(diào)相連順序讀音節(jié)。練習聲調(diào)也要一類一類地讀音節(jié),先讀陰平的音節(jié),把陰平的音節(jié)讀準,反復體會高平的調(diào)值,依次練習。
篇8
關鍵詞: 美國小學生 語音教學 教學難點 教學策略
近年來,美國說漢語學漢語的人數(shù)快速增加,學校中漢語項目的成長非常迅速,說漢語的人在數(shù)量上超過了說法語或德語的人,僅次于西班牙語。隨著中美經(jīng)濟交流健康發(fā)展,漢語學習的需求量必然會不斷增加。美國設立漢語課程的小學包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及教會學校等,并且已基本為美國人民接受和歡迎,發(fā)展勢頭良好。雖然在美國小學中漢語課程的普及率逐年上升,但教學過程及方法并不十分完善,尤其在語音方面,仍然存在洋腔洋調(diào)、咬字不清等情況。教師面臨如何讓低齡學生直觀認識漢語語音系統(tǒng),如何使其正確發(fā)音、如何激勵低齡學生學習等問題。然而不同于成人教學,小學課堂的語音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要求有更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以漢語為第二外語的美國小學生是學習漢語的特殊群體,有著獨特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習認知特點及語言習得規(guī)律。對美國小學生要有科學性、合理性和針對性的漢語語音教學法。
一、美國河景小學漢語語音教學現(xiàn)狀
河景小學實行英語、漢語、西班牙語三語分進的教學模式,其漢語項目從2008年開始,學校有7名持有小學中文教師資格證的本土專職漢語教師及5名孔子學院教師。學生年齡為5―12歲,包括從kindergarten開始到六年級。漢語項目統(tǒng)一使用簡體字教學,教材主要有臺灣知識庫公司與美國北加州國語語文學校合作開發(fā)的兒童華語系列教材《華語小學堂》及大華風采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快樂幼兒/兒童華語》系列。任課老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及教學目標大綱靈活設計課程內(nèi)容。漢語教師都是各施各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實施教學。沉浸式的小學課堂每天都有漢語課,平均每天課程時間為200分鐘。
漢語項目從K年級學生入學開始,但是語音部分直接跳過漢語拼音。究其原因,一是漢語拼音與英文字母類似,學生入學英文課部分即從英文字母開始,如果此時教授漢語拼音,那么學生極易將其與英文字母相混淆,造成極大難度,難以讓學生掌握,并易打擊低齡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二是課時有限,教學內(nèi)容較多選取實用的知識,或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以期學生能夠盡早開口說漢語。當漢語拼音缺席之后漢語語音教學更加難以把握,河景小學采取的替代策略是在二年級在詞語閃卡中出現(xiàn)漢語拼音,教授簡單的聲調(diào)基本知識。但拼音只在學生課后自我訓練復習時作為一種參考。
由于河景小學漢語項目負責人及大多數(shù)專職教師都來自臺灣,受教師自身漢語拼音知識缺乏所限,造成漢語拼音教學在河景小學舉步維艱。學界公認在任意一門外語的教學中,語音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初始環(huán)節(jié),認識一種語言必然要從了解其語音面貌開始,漢語的學習也是如此。漢語拼音是漢語語音教學的根基,是學生得以認識和了解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最重要工具,通過學習漢語拼音,學生才能掌握標準的普通話發(fā)音,逐漸形成系統(tǒng)、準確的語音面貌。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漢語教師也認識到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盡管學校沒有拼音教學的硬性要求,但他們?nèi)匀桓鶕?jù)教學需要將漢語拼音納入教學計劃中。但在美國小學中,校方普遍對漢語拼音的重視不足,絕大多數(shù)學校明確建議中國教師不教漢語拼音,很少有學校對漢語拼音在小學漢語語音教學中的必要性持認可態(tài)度,這對漢語語音教學產(chǎn)生了不小影響。
二、漢英語音系統(tǒng)對比
在沉浸式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融入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發(fā)音、學生模仿、語音糾正都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英語及漢語的語音體系十分不同,漢語中存在著許多在英語中所不具有的,不為學生所熟悉的音。為了找到針對美國小學生漢語語音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可以從漢英語音系統(tǒng)對比入手。
1.在元音系統(tǒng)方面,英語的單元音有[i:][i][e][?V][?藜][?藜:][u][u:][?蘅][?蘅:][a][?蘧]十二個,漢語的單元音較少,有a[ ]e[?奕]u[u]o[o]i[i]ü[y],漢語與英語的單元音有差異。特別是在音節(jié)中,學生多用英語的短元音代替漢語的單元音。英語雙元音與漢語中的復元音韻母,種類及發(fā)音方式也不盡相同。漢語和英語都有以-n[n]和-ng[?耷]收尾的音節(jié)。此外,漢語中還有er[r],這個音是帶有卷舌色彩的音,稱為卷舌音,而英語中沒有這樣的。
2.在輔音系統(tǒng)方面,英語輔音和漢語聲母的最大區(qū)別是:英語輔音基本上是清濁輔音各半,清濁音多為成對出現(xiàn)(如[b]、[p];[d]、[t];[g]、[k];[tr]、[dr])。而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除了m、n、1、r四個濁音外,其余全部是清音。當然,漢語拼音中也有成對出現(xiàn)的聲母,對立的區(qū)別不是清與濁,而是送氣與不送氣,比如“八”與“大”中的“b”和“d”是不送氣音,而“爬”和“他”中的“P”和“t”則是送氣音。此外,英語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輔音連續(xù)出現(xiàn)的輔音群,如climate,clock,class中的“cl”。漢語中無輔音群。
3.在聲調(diào)語調(diào)方面,漢語語音的聲調(diào)有區(qū)別詞匯意義的作用,但英語是非聲調(diào)語言。把握漢語的聲調(diào)對美國小學生來說極為困難。由于受母語無音節(jié)聲調(diào)的影響,美國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忽略聲調(diào)區(qū)別,或者往往用英語的語調(diào)代替漢語普通話的聲調(diào),導致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洋腔洋調(diào)”的現(xiàn)象。有時學生雖然在讀生詞或者單字是能把握聲調(diào),但在句子和段落中卻難以把握每個字詞的聲調(diào),且四聲中陽平和上聲的學習難度最大。
三、漢語語音教學難點及對策
因為漢語拼音的缺席,學習者聽到第二語言語音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對這些音和母語語音進行比較,篩選出和母語中發(fā)音相同或相似的音,用母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和發(fā)音方法去代替。低年級學生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靠模仿老師發(fā)音學習語音,在模仿過程中,聽覺感受占學生模仿的主導,所以有些發(fā)音與正確發(fā)音相仿,但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嘴型變化過程,導致發(fā)音困難或發(fā)音不標準。高年級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漢語拼音教學,在課外自主學習時,受字卡中漢語拼音的影響,本來已經(jīng)學過的發(fā)音,自學時卻出現(xiàn)混淆讀錯的狀況。此外,低齡學生有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喜愛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學習,所以在教學中避免過多機械性操練,創(chuàng)造輕松靈活的學習方式也是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點。現(xiàn)筆者基于在河景學校的課堂實踐總結(jié)了部分漢語語音教學難點及對策。
1.韻母方面
(1)“ü[y]”音的發(fā)音和識別舌面、前、高、圓唇音。發(fā)首的狀況和i[i]基本相同,但嘴型要聚攏成圓唇。在英語中沒有這個音,常常用英語的[u:]或半元音[j]和元音[u:]的合音[ju:]代替,會將“小魚”誤讀成“小吳”。當學生靠聽覺模仿這個音時,往往會忽略此音嘴型為圓唇的特點或者嘴型攏圓程度不夠,將“小魚”發(fā)音成“小姨”導致發(fā)音類似i[i]。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發(fā)i[i],然后雙唇收圓保持不動,就成了ü[y]。教師可示范動作:嘴角逐漸收縮,最后縮成了一個小圈。教師也可同時借助手勢法,用一只手的五指向前收攏表示圓唇,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嘴型特點。(2)i[i]一舌面、前、高、不圓唇元音。此音與英語中的長元音[i:]、短元音[i]都非常相似,但發(fā)音[i:]時長較長,短元音[i]的發(fā)音較為靠后,和漢語中的“i”[i]都不相同。學生讀與zh、ch、sh、r拼讀的時舌尖后[?v]時,出現(xiàn)嘴唇撅起,容易出現(xiàn)舌位靠后過高的狀況。教師需糾正學生,[?v]發(fā)音是唇形成自然放松的呈扁平狀,舌頭前伸使舌尖抵住齒背,模仿長元音[i:]的舌位,發(fā)短促的音。(3)除去單元音,英語中有雙元音,漢語中有雙元音韻母,分為前響復元音韻母和后響復元音韻母。但漢語的前響和后響雙元音的發(fā)音時長整體相對較短,在整個發(fā)音過程中,從第一個音素向第二個音素的過渡很快。而英語雙元音第一個音素響度高、時長長,前后兩個音素之間有非常明顯的界限,在由前向后過渡時,舌位變化和口型變化更大、更明顯。因此,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前響和后響復元音韻母時,往往第一個音素發(fā)音持續(xù)時間過長,在發(fā)前響復元音的第二個音時,不會弱化,從前往后過渡時,往往界限太分明,不能很自然地過渡。如“漂亮”的“漂”piao,學生會將i的音讀的特別響亮,音長特別長,i到a的過渡太慢界限明顯,導致聽起來像兩個音節(jié)pi和ao。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強調(diào)字詞中每個音素的發(fā)音,而應采取整體認讀法,完成元音到元音的快速過渡。對于發(fā)音過于拖沓的學生,可以采取打節(jié)拍的方法,“漂”一拍“亮”一拍,促使學生短促發(fā)音完成過渡。
2.聲母方面
(1)漢語中送氣與不送氣是一對對立性的語音特征,b、d、牢不送氣輕塞音,p、t、k為送氣輕塞音。但在英語中只有清濁音的對立,送氣與不送氣并不是區(qū)分音位的語音特征。所以在漢語語音學習中,美國小學生往往傾向忽略這兩個組音不同,造成學生在發(fā)不送氣音時常形成濁化偏誤,在發(fā)送氣音時氣流不明顯、發(fā)音較低沉不夠響亮。教師可以拿一張紙片,放在嘴前,發(fā)送氣音,并讓學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紙片顫動。在教學或糾正偏誤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夸大送氣的動作。在糾正學生以清代濁的時候,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用手按住自己喉頭的位置,一邊發(fā)音一邊體會發(fā)濁音時喉頭會顫動,而發(fā)清音時喉頭不顫動。(2)舌尖后濁擦音r它的摩擦是很輕微的,它與英語read中的“r”發(fā)音相似,所以學生受到母語影響,發(fā)音時舌頭卷的程度偏大,唇型較圓,導致在讀r為聲母的一些音節(jié)時在聲韻之間夾雜了u的音。教師在糾正偏誤時可強調(diào)發(fā)音時唇型放松,舌面不要過度卷起,讓學生可以模仿發(fā)音動作。
3.聲調(diào)方面
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漢語語音的時候,學習內(nèi)容較為簡單所以聲調(diào)模仿的效果較好,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內(nèi)容從字到詞到句再到篇章時,語音方面篇章中單字的聲調(diào)讓學生難以把握,容易產(chǎn)生洋腔洋調(diào)。在漢語四聲中,陽平和上聲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難以掌握。(1)在學生發(fā)陽平的音節(jié)時,往往從低到高的音高變化不夠明顯,學生發(fā)陽平時往往起點太高,調(diào)升不上去,聲調(diào)上升的空間受到局限,聽起來有點兒靠近陰平。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學生發(fā)陽平音音高上升幅度不夠時,強調(diào)在學生繼續(xù)往上發(fā)音。即利用兩段式,在音高升完一次后,再強調(diào)在此水平再升高音高一次。由此可讓學生感知陽平的音高變化,當學生熟悉后,立即恢復正常教學。(2)上聲在漢語中,調(diào)值變化為214,是先升后降的曲折調(diào),是學生偏誤最多的一種聲調(diào)。上聲的音高變化先升后降,特點是前長后短,而學生在發(fā)音時往往著急著上升,在發(fā)音的前半段還沒有降到最低就急于上升,音值最低點不夠低就上升導致曲折度不夠,很容易和第二聲混淆。在糾正偏誤時,教師可以夸張地強調(diào)調(diào)值的最低點,刻意延長發(fā)音時停留在最低調(diào)值1的時間,讓學生學會降低音高。
4.漢語拼音方面
雖然漢語拼音在字母使用方面和英文大致相同,學習可能造成漢語低齡初學者的困擾,暫時繞開拼音的學習,可以短時間增強初學者學習漢語的自信心,但是完全拋棄漢語拼音就意味著拋棄了漢語入門的快速憑仗,對于學習者日后漢語自學過程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在小學高年級漢語課堂中,尤其是沉浸式高年級課堂,系統(tǒng)地教授漢語拼音及拼音系統(tǒng)與英語字母系統(tǒng)異同非常必要。對于低齡漢語學習者,教師要靈活地制訂拼音教學方案,在教學中可以以突出漢英字母體系不同之處為主,由此避免學生將拼音c誤發(fā)成[k]音,避免母語的負遷移。
5.教學方法符合兒童心理及語言習得規(guī)律
美國低齡學生年齡小,精力旺盛,有較強的自尊心,但學習動機不明確,情緒自控力差。認知方面低齡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非常短暫,偏愛直觀教學及游戲活動教學。所以在語音教學方面,教師切記不能填灌式地進行語音知識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互動為主,用直觀的方法和有趣的課堂活動,反復多次循環(huán)性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發(fā)揮思維與主動性。
四、結(jié)語
美國河景小學的漢語教學項目較為成熟,漢語語音教學較為完善,教師在語音教學方面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語音模仿法、發(fā)音演示法、漢英發(fā)音比較法等,在課堂上多次進行語音訓練,也將很多語音游戲引入課堂,但仍存在一些疑難點。尤其是在漢語拼音教學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豐富自身漢語口語及拼音方面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潘華慧.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01).
篇9
【關鍵詞】 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趣味教學法
一、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現(xiàn)狀
小學拼音識字階段是學生一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打基礎階段,若拼音識字不過關,學生的識字能力與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則會阻礙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與學習。就目前而言,小學教師所采用的拼音識字教學方法還是很傳統(tǒng)守舊的,忽略了孩子的接受能力與興趣提升,未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進行教學設計與安排,導致拼音識字教學事倍功半。
傳統(tǒng)的小學拼音識字教學,就是指教師課堂布置學生課后回家抄寫、誦讀拼音字詞,然后教師定期進行課堂聽寫默寫的教學形式。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消磨殆盡。學生被動學習,既費時費力,往往還得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意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在實際教學當中,我根據(jù)我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自行摸索出幾個拼音識字趣味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
1、“趣味說”拼音識字
認真分析目前漢語拼音識字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總的教材內(nèi)容共15課,內(nèi)容中涉及到情景模擬、短語學習、句子理解以及兒歌教學,共需要學生掌握了解100個常用漢字的讀音與寫法。在實際漢字拼音識字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課堂更加生動趣味,我先將圖畫與字母有效結(jié)合起來,開展趣味性教學。當我在教授聲母b、p、m、f、g、h時,我引入了課堂游戲“朋友配對”,利用多媒體展示6張與該6個聲母字形類似的圖片,再要求學生對照圖片,將6個聲母字形與圖片進行配對,配對成功后再讓學生跟著多媒體誦讀聲母。這樣一來,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在進行拼音識字時,我主要采用圖文配對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先看圖畫逐個猜圖畫的意思,然后出示聲母韻母,帶著學生一起尋找讀音規(guī)律。如在學習bāo、báo、bǎo、bào時,我先展示4張圖片,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出bāo—包、báo—雹、bǎo—飽、bào—抱,再教導學生拼讀,再利用串聯(lián)記憶法,看圖說故事:小明在一個下著冰雹的夜晚,買了一個包,吃得飽飽的,和他母親擁抱在一起。這樣學習、記憶雙重結(jié)合,除了能夠讓學生同學將拼音發(fā)音、認識事物以及思維邏輯培養(yǎng)共同發(fā)展之外,還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趣味學”拼音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為避免學生嫌棄課程枯燥,分散注意力,應該選擇采用親身演示、表演以及開展游戲活動等形式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
教學游戲能夠?qū)⒁恍╇y學難懂的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有趣的簡單行為,再加上學生小學階段仍熱衷玩游戲,因此我在教學時曾經(jīng)組織學生玩一個“拼音接龍打電話”游戲,該游戲要前后位置的兩名同學模擬打電話,將電話內(nèi)容一直傳到最后一名同學。如同學A打電話:“uiuiui,我是小ai你是誰?”同學B回答:“aiaiai,你是小ai我是ui?!边@樣一來,學生就能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記憶音節(jié)的正確拼讀。
教學演示就是通過直觀形象的物體去表現(xiàn)拼音的發(fā)音與書寫,這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我一般會借助多媒體去進行教學演示。我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找資源,再利用這些資源親自制作一些拼音識字教學用品以及生動的動畫演示,以吸引學生興趣,再利用學生的記憶能力,啟發(fā)學生多讀多寫多記憶,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教學表演法就是運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活動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在拼音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曾經(jīng)嘗試讓學生通過游戲或表演的形式,自行創(chuàng)造游戲情境,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趣味讀”拼音識字
字母音節(jié)的正確拼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拼音,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大膽引入兩個幫助學生正確掌握了解字母音節(jié)拼讀的教學方法,即音節(jié)體操運動的編寫與音節(jié)兒歌的說唱。
編寫音節(jié)體操運動,顧名思義就是將一些音形相近的字母音節(jié)歸類,再加上一些富有節(jié)奏性的旋律,讓學生利用肢體動作去記憶。例如,小花笑笑真可愛,嘴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碰碰i,i,i。這樣一來,即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牢固記穩(wěn)字母音節(jié)的正確拼讀。
說唱音節(jié)兒歌就是指在拼讀字母音節(jié)的時候,借助具有節(jié)奏韻律的兒歌去幫助學生記憶音節(jié),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組織音節(jié)兒歌,例如杯子喝水h,h,h,一只刺猬c,c,c等。
4、“趣味寫”拼音識字
由于拼音識字教學是一項難度高的枯燥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過程中,除了學生要口到、耳到、眼到之外,最重要的還必須吸引學生注意力,力求學生心到。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注意力難以集中,極易開小差,搞小動作,既然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就讓學生跟著我一起動手學習,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拼寫l時,我讓學生豎起一個食指就是l;拼寫c時,讓學生將左手拇指與食指一起彎成半圓狀,另外三個手指握拳就形成c。此外,在課堂上,我還讓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文具,如橡皮擦、鉛筆、尺子,在聽到我的字母讀音以后擺出字母的形狀,以求學生學得快樂、知識掌握得更為牢固。
三、結(jié)束語
以上只是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歸納總結(jié)的趣味教學法經(jīng)驗,當然,要優(yōu)化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方案,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還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法。而且教學方法還必須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與學生接受能力作出適當調(diào)整。總而言之,趣味教學法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多采用。
參考文獻
[1]趙古熙.淺析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中的趣味教學法實際應用[J].中國教育建設.2013(18)
篇10
關鍵詞:漢語拼音;語文教學;漢字;普通話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181-01
自我國《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以來,應用于語文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小學、兒童入學,先學拼音,后學漢字的初期階段,漢語拼音更是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國通用的課本,一些地區(qū)自編的課本,一些實驗用的課本,沒有不編入漢語拼音教材的,足見漢語拼音在教學教材中運用之何其廣泛。漢語拼音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一、漢語拼音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
漢語拼音作為認讀漢字的注音工具,是它最直觀,也是最基礎和最主要的作用之一。通過漢語拼音的注音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初學者較為容易地認讀漢字,這是拼音字母在語文教育上最基本也是最起碼的作用。
看見一個漢字,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才算對,在語文教學上幾乎成為“永恒”的難題。漢語拼音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注音字母所發(fā)揮的作用也就這一項,拼音字母的第一件工作也就是繼承這個作用。一個小學生上了一年學,就能應用拼音字母讀出漢語的每一個音節(jié)、聲、韻、調(diào)等;上了兩年學,就能更趨熟練,拿出字典就能自己解決漢字讀音的問題??梢?,漢語拼音在學習認讀漢字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漢語拼音不僅是教學漢字的助手,還是自學漢字的導師。利用注音認讀漢字,對初學者是十分必要的,對其他階段的學習者也很必要。對兒童和文盲來說,注音是開蒙學習漢字的鑰匙,這叫“注音識字”;對學完常用漢字的小學、初高中學生來說,注音是幫助學習更多漢字的指導,這叫“生字注音”。眾所周知,漢字的字數(shù)很多,對其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淀的過程。在常見的漢字以外總會時時遇到不常見的漢字,即使是漢字學者也要在字典上隨時查閱一些不常見和一時遺忘的漢字。因此,直音法和法切法都有缺點,只有利用漢語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才是最科學有效的方法。
二、漢語拼音的注音功能可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水平
語文教學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盡早進行適當?shù)拇罅块喿x。從閱讀中汲取知識,以便開拓學生的視野。但在我國,由于漢字艱難,兒童的語言很豐富而課文內(nèi)容又太貧乏,這個矛盾造成語文教育費力,進度慢,水平低??s短從學習漢字到閱讀書本之間的期限是改進語文教育的關鍵,漢語拼音的運用為語文課本內(nèi)容的豐富提供了前提。在語文教學方法方面,加強漢語拼音的進一步運用,實行漢語拼音和漢字學習的雙向結(jié)合,是改善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對于初讀者,可以首先通過拼音閱讀大量文章,將一些不認識的漢字跳過,在看懂讀物上拼音的基礎上,對全文進行理解。在理解整體內(nèi)容之后,再分批地、逐步地擊破認識漢字的難點。如此反復,漢字在適當?shù)拇罅块喿x中反復遇見,不知不覺中會熟悉起來,這樣認讀漢字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覺,提高了閱讀效率。
漢字的閱讀與拼音的實行互相結(jié)合,整個教學過程及學習速度都達到了最佳的效果。這種無形訓練中所取得的成績將成為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推動力,從而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三、學習漢語拼音是推行普通話的前提
學校是普通話教學的重要基地,因而,推廣普通話成為了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容推諉的責任,漢語拼音為推廣普通話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普通話是漢民族的共同語,也是中國各民族互相交際的語言。普通話是以漢語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而以北京音系為標準音的。漢語拼音按照北京音系列出21個聲母,35個韻母,并且規(guī)定出幾條拼寫的簡單規(guī)則,容易學,也容易掌握。漢語拼音的學習在推廣普通話,發(fā)展文化教育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將普通話教育跟漢語拼音教育和漢字教育結(jié)合起來,這種以“拼音、識字、普通話”三合一的教學體系,充分展示了漢語拼音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漢語拼音本來就是規(guī)范化的普通話教育,漢字注音的目的是認讀漢字,可是注音能使?jié)h字讀音統(tǒng)一于普通話的標準讀音,這就為普通話的推廣提供了基礎。只要避免采用半文半白、不文不白、不合規(guī)范化的文章,“三合一”的語文教學體系可以通過分詞連寫全部注音的讀物來實現(xiàn)。學校是推廣普通話重要場所,語文教學更應以普通話為主導,每一位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生識字的同時,也要重視普通話的教學,而這兩者又離不開應用漢語拼音來給漢字注音和用拼音字母拼寫漢語。因此,我們要更好地發(fā)揮漢語拼音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積極倡導和推廣普通話,是當前語文教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綜上所述,漢語拼音自運用以來,在我們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生活和國際交流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輝煌的功績,得到了人們的積極肯定。學習漢語拼音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語文教學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而對于文教科技工作者而言,漢語拼音是一種有利無弊的現(xiàn)代化語文教學工具,它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能夠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教育戰(zhàn)線的每一位工作者必須認清漢語拼音的時代意義,使這一現(xiàn)代化的語文工具發(fā)揮更多、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有光.發(fā)揮漢語拼音在語文教育上的作用[J].文字改革,1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