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作文提綱范文

時間:2023-03-25 15:11: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怎樣寫作文提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怎樣寫作文提綱

篇1

首先,接到作文題目后,先想想應(yīng)該怎樣寫,在稿紙上打一個提綱,認真修改后,再詳細地把它寫在作文本上。

第二點,寫作文時要交待好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寫重點的時候,要寫出一些特色來,不要老是記流水賬。

第三點,多看一些課外書,特別是關(guān)于作文的。把好詞佳句記在腦海里,寫作文的時候就把它們應(yīng)用上去,使作文更加生動、具體。

第四點,上作文評講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老師評講,向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學習,把自己寫得不好的地方改掉。這樣,對下次寫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點,大家都非常愛看電視,但大家不要只看故事的情節(jié),也要從故事當中積累一些好詞佳句。

篇2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興趣;寫作能力

興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興趣的產(chǎn)生需要外部條件的引導。作文教學專家管建剛說:“興趣是寫作的第一動力。好好地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地寫,有長久的‘寫’的興趣,它是寫作教學的第一要事。不要等到寫作文了,才琢磨寫的興趣。你要想出一套法子,學生在你的“法子”里,想寫,愿寫,樂寫。那是最好的作文教學?!弊魑慕蘔的核心在于著力喚醒學生真正的寫作狀態(tài),不斷地激勵和鼓舞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自主地寫作。

一、讓學生說真話

“課標”指出:“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薄皩懽鞯脑u價,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常常是事與愿違。老師老是要求學生寫些“健康向上”的東西,學生卻沒那么多“健康向上”的東西寫,結(jié)果為了迎合老師的要求,學生就寫些“假太空”的東西來交差?!罢J真還自在,作假反受累”,“一句謊言要一千句謊言來掩飾”,學生長期要迎合老師的口味說假話、空話、套話,怎能不累?所以,要想學生愿寫、樂寫,就先讓學生說真話吧。

二、讓學生自由表達

過多、過高的要求,往往使得學生害怕作文,更可怕的是,為了迎合老師的要求,學生作文常常是瞎編亂造,內(nèi)容雷同,大多是“五子登科”――路上見到皮夾子、橋上幫人推車子、紅綠燈下扶瞎子、公交車上讓位子、放學留在教室擦桌子,幾十年如是。

“培養(yǎng)一個人怎樣寫作,在另一個意義上就是培養(yǎng)一個怎樣的人。在作文中為了得高分這樣一個功利的目的可以說假話,那現(xiàn)實生活中為了更加重要的目標就更加沒有操守可言,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這種情況是十分可怕的?!保ㄥX理群語)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誠實的品質(zhì)、良好的文風,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允許學生講“不健康”的真話。香港大學謝錫金教授說過:“文章內(nèi)容其實并不能反映學生的寫作能力?!蠋煱阎攸c放在訓練學生的表達力,我們相信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好?!?/p>

讓學生自由表達,就是讓學生想寫什么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寫“放膽文”。課標明確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比欢诂F(xiàn)實教學中,老師往往忽略了這一要求,總是要求學生的作文選材必須“健康”、“向上”“典型”、“有意義”,敘述要“中心明確,生動具體,條理清楚……?!边@些“成人化”的高要求令學生望而生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的譚海生教授提出,我們應(yīng)該徹底轉(zhuǎn)變觀念,淡化“寫什么”,強化“怎樣寫”。首先,減低作文評判標準的“內(nèi)容”要求,不能要求學生的選材都要“健康”、“向上”“典型”、“有意義”,重點是看文章是否通暢、生動、有條理。其次,正真讓學生寫“放膽文”。“放膽文”,是指內(nèi)容不作任何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的作文。

三、搭建交流和表達的平臺

課標指出:“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薄霸敢馀c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比绻麑崿F(xiàn)了“與人交流”,學生的作文就得到了“回應(yīng)”,就能燃起學生的寫作熱情。我們可以采取在課堂上讀,張貼在教室墻上,辦“班級作文博客”,辦“班級作文周報”等方法搭建平臺,讓學生擁有固定的讀者和隱性的讀者。這些讀者會以口頭交流或文字交流的方式,回應(yīng)作者。這就達到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寫作目的。

四、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讓學生獲得成功感,是讓學生愿寫、樂寫的強大動力。作文講評課上,我們應(yīng)該大面積表揚、鼓勵學生,特別要大力表揚中下層學生,哪怕他只是一個詞用得恰當或一個句子寫得好而已;同時,我們可以利用教室的墻壁辦“習作園地”,有條件的可以開辦“班級作文博客”,展示學生習作,接受別人“點贊”,感受成功的喜悅。再且,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讓學生體會到無上的光榮,獲得成功的。雖然,最終能發(fā)表的文章可能不多,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此外,我們應(yīng)及時把學生取得的成績(進步)及時告知家長(發(fā)校訊通、寫便條等),讓家長感受孩子的進步,分享孩子的快樂。來自家長的稱贊和鼓勵,可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大的寫作動力。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你的學生對作文葆有長久的興趣,它所需要的一些列的組織、引導、激勵,本身就是作文教學,而且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學?!保ü芙▌傉Z)所以,我們要把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動力放在作文教學的首位,因為教育不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3

關(guān)鍵詞:開放式課堂;觀察積累;思維流程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過程,大都表現(xiàn)為: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評講。這是一種以教師主觀意志為中心的、以單向信息為渠道的、以一次性課堂指導為結(jié)構(gòu)的、以求同思維的評價為目標的作文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顛倒了學生為主體的實踐關(guān)系,分割了作文的各個步驟,割裂了動機和興趣,語言和思維,情感和智力等因素的聯(lián)系。這種模式的課堂有效信息不充分,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信息反饋不及時,課堂調(diào)控不靈活,造成作文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高。

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筆者認為:

首先,教師要變革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變革,要具體表現(xiàn)在作文教學過程的改革上。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情感為主因,智能為主向的理念。變一次性的指導為多次性的指導,變單向的、求同的、封閉的、僵化的結(jié)構(gòu)為多向的、求異的、開放的、活躍的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

作文教學中,應(yīng)以學生為主,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樂寫的的文章,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無所顧忌地在課堂上表達出來。例如寫想象作文《假如我是______》:因為在學生心靈世界里,都蘊藏著一個個美好的愿望,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興趣愛好不同,所想象的內(nèi)容也就豐富多彩了。課堂上教師應(yīng)盡量避免過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思想,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敞開心懷說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考古學家;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宇航員;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科學家;還有的說自己想當一名探險家……這時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進行想象、構(gòu)思。甲說:假如我是醫(yī)生,我一定會鉆研醫(yī)術(shù),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乙說: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學家,我會去探索未發(fā)掘的古文物。丁說:假如我是哈里·波特,我將用我手中的魔棒,讓自己當一名和平使者,盡一切努力來維護和平、消除仇恨、消除戰(zhàn)爭,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充滿和平的陽光;讓自己當一名正直的法官,秉公執(zhí)法,為維護正義而戰(zhàn)……學生的發(fā)言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用樸實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說出了真情實感,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引導學生充分展示個性,激發(fā)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通常是小組交流后個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堂上的口頭表述。學生列出提綱,起草成文。

其次,學生誦讀,反復修改。指導學生從十個方面寫評語、打分。(1)格式是否正確。(2)卷面是否整潔。(3)錯別字幾個。發(fā)現(xiàn)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5分。(4)有幾處病句。挑出病句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句,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5分,不再多減。(5)標點符合有幾處明顯錯誤。強調(diào)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1分,超過5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條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jīng)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實踐,就能夠掌握這幾條要求了。熟練掌握之后,再過渡到后五條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老師在批改指導時,結(jié)合兩三篇具體例文,加以指導,學生就能批得符合實際。(7)看文章的選材。包括三點: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8)看文章結(jié)構(gòu)。包括三點: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jié)尾是否照應(yīng)。(9)看表達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師作文指導時提的要求。(10)看語言是否簡煉、流暢、深刻。語言簡練就是不重復、羅嗦、簡要、精煉。流暢是指文章讀起來很順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見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問題的本質(zhì)。

多向反饋,不斷修改提高。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等就習作進行交流,作出針對性的評價。經(jīng)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yīng)該怎樣寫,不應(yīng)該怎樣寫,自然也就增強了自己的作文能力。這樣互相批改作文,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以為戒,也是好事,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

這樣的寫作課同學們最愛上。學生通過交流,聽取多方反饋意見,不斷獲得寫作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觀察、實踐、閱讀,積累作文素材。葉圣陶先生有言:作文猶如溪流,生活猶如源泉。源泉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得晝夜不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觀察他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人、事、物、景,去思考生活---思考他們在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人和事的本質(zhì)。只有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素材,才能做出“有米之炊”,寫出具有生活底蘊的文章。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如軍訓、演講、掃墓,各種公益活動等,都是學生積累素材的有效途徑。另外,也要重視閱讀積累,博覽群書,做讀書摘要,寫書評等。

第三,作文教學要優(yōu)化學生作文的思維流程。具體做法如下。

1.轉(zhuǎn)化學生作文的消極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到寫作文,往往是“哀鴻遍野”,學生在趕鴨子上架的無奈中,盡管搜腸刮肚卻也無話可說,寫作中捉襟見肘、東拼西湊。于是乎,內(nèi)容空洞、情感僵化、結(jié)構(gòu)混亂的作文屢見不鮮、習以為常。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怕寫作文,對寫作不感興趣?!爱攲W習充滿樂趣時,才能更為有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因此,在寫作之前,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很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讓學生對寫作有信心,樂于寫。

2.重視寫作技巧指導,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維。如何審題、立意、選材、構(gòu)思。開好頭,收好尾的方法,材料的詳略安排等技巧。

筆者通過努力實踐,在寫作指導上獲得了一點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相信同行們通過努力探討,也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著《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篇4

作文教學一般分為審題、選材、構(gòu)思、評點、修改、講評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審題,明確寫作目的。

對于命題作文,要審清題目中的“題眼”和“題限”。“題眼”就是題目中的關(guān)鍵詞。“題限”就是題目限制的記敘范圍。寫好半命題作文,首先要分析題目中已有文字所表達的意思,然后細讀提示對空白處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據(jù)提示展開聯(lián)想,搜尋最適合寫的材料。補寫文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在提示要求的范圍內(nèi),選擇自己認為最想寫、最有把握寫好的內(nèi)容填在橫線上。審讀提示語,首先抓住關(guān)鍵詞。提示語中常常包含命題者對選材范圍的規(guī)定,審讀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語中各分句的意思。學會抓提示語中的“選材點”,與自己的素材積累建立聯(lián)系。總之,不管是哪一類作文,審題時要審清要寫的內(nèi)容、目的、中心、范圍及要求。教師簡潔地將以上內(nèi)容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寫什么。

第二環(huán)節(jié):選擇寫作材料,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選擇寫作材料,就是選取圍繞中心要求的寫作材料。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材料可寫,所以教師要在指導學生找寫作素材上下工夫。在選材時,可以讓學生留意身邊的事物,選擇適合作文要求的素材。

接著指導學生從眾多的寫作材料中進行取舍,說說符合題目要求的有哪些素材,啟發(fā)學生討論、交流素材。寫周記時,我們都會要求學生把一周里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有趣的、讓人印象深刻或難以忘記的事記下來,并且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自己當時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不正是學生寫作的要求嗎?那么在學生選擇作文題材時,就可以把周記里的一些事例作為寫作素材拿出來討論交流,最終選突出中心的新鮮典型材料。在這一過程中,優(yōu)秀學生的寫作思路可得到開拓,差生可得到啟發(fā)。

第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構(gòu)思,讓學生寫得有條理。

文章要出色,寫作技巧也是比較講究的。學生寫作文,有了材料,要把它表達出來,有聲有色吸引人,就要安排好寫作的思路,把文章寫得清清楚楚、有條有理,讓別人看得明白。要做到這一點,得訓練學生把要寫的內(nèi)容作謀篇布局的安排,列出寫作提綱,理清按什么順序?qū)懀男﹥?nèi)容詳寫,哪些內(nèi)容略寫,怎樣入題,怎樣過渡,怎樣結(jié)尾??梢灾笇W生以所學的典型課文為例,編寫閱讀提綱,更加清楚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樣的,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結(jié)構(gòu),編寫自己的作文提綱,在這一過程中,無疑可以讓學生清楚文章的寫作順序、重點內(nèi)容,以及如何過渡、如何結(jié)尾。當學生完成了這些工作后,文章的模型就會在腦中形成。最后,教師可以選優(yōu)秀學生的提綱在全班交流,教師加以點撥引導,讓中差生打開思路,進行模仿。

第四環(huán)節(jié):試寫評點,讓學生寫得通順。

學生在寫成半成品作文后,教師抓住時機,適時點撥指導,可找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讀一讀,邊讀邊評點寫作的內(nèi)容、語句,鼓勵寫得好的,指導修改不通順的,讓學生學習其他同學是如何遣詞造句、搭框建架的,打開學生的思路,同時也讓優(yōu)生增加自信心;點撥稍微差點的文章,能讓學生從文章中尋找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吸取教訓,從而得以改進;在詞句的指導上下工夫,夯實學生寫作的基本功。評點之后,讓學生繼續(xù)完成寫作,注重語言的恰當運用。

第五環(huán)節(jié):評講修改,讓學生知道怎樣寫得好。

作文交上來后,教師作整體性的評講。這一次評講的要求是按習作要求作總體評講,選習作典型進行展示性評點,組織學生品評,說說好在哪里,哪里有毛病,怎樣修正。在實事求是的基礎(chǔ)上,一方面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會放大優(yōu)點,學會發(fā)現(xiàn)美,既鼓勵別人,又鞭策自己,另一方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引以為戒,少犯、不犯這樣或那樣的寫作錯誤。作文評講盡量要做到針對不同的學生有所區(qū)別,不要讓一次作文的失敗抹殺掉學生的寫作興趣。再者,要創(chuàng)設(shè)作文講評的平臺,教師所選的學生作文一定要有典型意義,讓學生在教師的點評指引下去尋找、發(fā)現(xiàn)寫作的真諦。通過評講,學生明白好的文章是通過一次次修改而成的,感受自己的作文因修改后而越來越好的成就感,同時提高修改作文的興趣和能力。最后,選優(yōu)秀習作粘貼在學習園地。小孩子都喜歡表現(xiàn)自己,優(yōu)秀習作的貼堂展覽既能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也能給其他學生以后的寫作提供素材。

這些教學基本模式與步驟,是就每一個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而言,不是就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而言??傮w的教學程序要以學生好學而設(shè)計,不是為教師好教而設(shè)計。在教學備課中,教師首先要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的因素,采用比較簡練的、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處理措施,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感悟知識的方法和規(guī)律,學會應(yīng)用知識解決普通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成功。

篇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眱汕昵暗目滓壹菏滞瞥缗d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中學,學中樂。學習應(yīng)該是快樂的,寫作也應(yīng)該是快樂的。為了達到這樣的境界,筆者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遺余力地思考、摸索,終于想到了一種對策――小作文。

小作文是作文教學的一種特別形式,是為了提高寫作能力的折中辦法,是化整為零的學習方法,是螞蟻搬家式的須持之以恒的持久戰(zhàn)。它在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要求下應(yīng)運而生,是以學生為本的、對知識反饋與鞏固的有效手段;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加工、再創(chuàng)造。

因為小作文選材角度小,內(nèi)容簡短,貼近生活,是學生的有感而發(fā),學生可有的放矢地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它緊隨閱讀教學,為學生習作提供了現(xiàn)成的“下鍋米”,極有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份作文“快餐”,簡單而實用,深受學生喜愛,讓學生快樂地寫文章。

在課文教學中穿插適當?shù)男∽魑闹笇?、訓練,可謂妙處多多。

一、加強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鍛煉寫作能力

小作文是在課文教學的基礎(chǔ)上開展的,學生只有對課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學完課文,教師可有針對性地布置小作文,這不僅能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能有目的地進行寫作訓練。

因此,當學生熟悉了老師常常會就講課內(nèi)容進行小作文訓練這種做法后,在平時的預(yù)習、上課中會提醒自己認真預(yù)習、留心聽講,令自己后期的小作文訓練不會遭遇大困難。這就可以一箭雙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強了,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授變?nèi)菀琢?,只要稍稍點撥便事半功倍,對于教材重點難點的疏理也快捷多了,此時進行小作文訓練便是對課文知識的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有了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學生也就不會言之無物、缺乏生氣了。

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作文是富有實踐性的,不進行長期有效的積累訓練就無法有所收獲。能入選教材的課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美文,學生在學習中會有所感觸、有所體驗,而這些情緒也是稍縱即逝的,若不在此時緊緊捉住它們的尾巴,它們會被漸漸淡忘的。且新教材中有許多課文,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密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肯定會產(chǎn)生共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就是寫作契機。我們要緊緊捉著它,指導學生寫出所思所念,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及思想認識水平。

另外,課文內(nèi)容也可看做是學生模仿的例文,教師可針對其中一個點進行指導,不要面面俱到,只求學生能對課文中的一個場面、一處景物、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等進行小作文就行了,若能對課文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場景地選材,并能順手拈來地創(chuàng)作,那就更妙了。寫得多了也就熟能生巧,經(jīng)過長年積累,寫作素材便豐富了,寫大作文時也就文思泉涌。

三、充實見聞和學識

課文內(nèi)容涉獵的范圍極廣:上及天文、下及地理,談古論今,海外國內(nèi),可謂包羅萬象,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小作文后自然印象深刻,那么在電視、網(wǎng)絡(luò)、報刊上看到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時,會加強他們關(guān)注的興趣,這無形中便充實了學生的學識見聞。若又把這些知識點融入到寫作中,學生創(chuàng)作起來也就得心應(yīng)手,下筆如有神了。

四、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教學中,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學會觀察能讓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真切感受生活,寫出情真意切的文章來。而生活是五彩斑斕的,從茫茫宇宙到廣袤大地,從花草樹木到飛禽走獸,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因此教師要善于揣摩學生的心理,抓住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觀察。經(jīng)過長期、細致的觀察,讓學生學會、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進而抒真情、說真話。

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若想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就要適當擴大閱讀量與寫作量,這是訓練思維敏捷的重要方法。為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筆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表不同意見,多問“為什么”,多說“我認為”,甚至鼓勵學生相互辯論,給教材、給作者“找毛病”,使學生沉浸在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習環(huán)境中,勇于侃侃而談、暢所欲言。

六、發(fā)揮想象,豐富內(nèi)涵

作家的創(chuàng)作,有時會在故事內(nèi)容上、情節(jié)上,或敘述描寫上“留白”,給讀者想象的余地。而此時的小作文則可聯(lián)系上下文,利用這一思考、創(chuàng)作的空間,教師適當?shù)剡M行引導、疏理,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大膽地構(gòu)思,給課文中的“留白”續(xù)上精彩的內(nèi)容。

七、獲得寫作成功的喜悅

大作文一般是兩周一次,從審題、選材、列提綱到進行創(chuàng)作,篇幅比較長,構(gòu)思要嚴密,選題要新穎,行文要流暢通順,詳略要得當,中心要明確等等,創(chuàng)作過程比較長,要求較嚴格。小作文卻消除了以上束縛,它要求不多、篇幅不長、創(chuàng)作難度少、動筆時間短,完成后只要經(jīng)過小組成員的推薦便可得到教師比較及時的點評。它有著大作文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許多學生都能按時超量超質(zhì)地完成。

八、激發(fā)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興趣,自然會主動地、積極地去關(guān)注它、接近它、了解它。寫作也不例外,因為小作文易于獲得成功,學生便放下了“作文難”的戒心,練多了也就熟能生巧,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于是也就激發(fā)了對小作文的興趣,學生想到了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洋洋灑灑、暢所欲言,真摯地想、真誠地寫,小佳作便頻頻產(chǎn)生。于是學生也就打垮了“作文難”這只攔路虎,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篇6

一、激發(fā)興趣,激起寫作欲望

寫是語言技能的綜合應(yīng)用能力的體現(xiàn),相當多的學生怕寫,因此教師應(yīng)設(shè)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激活他們的靈感,使他們有寫的欲望。我在教7B Unit 4 “Main task”時,先讓學生看了很多令人驚訝的動物和人的圖片,學生能用自己所學過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特征。如:A giraffe has seven bones in its long neck.A tortoise can live up to 150 years old.Ants can smell as well as dogs can.A camel has three eyelids.Goldfish can’t remember what happened three seconds ago.然后又設(shè)計了一些謎語讓學生來猜,如:It likes eating bananas and it is very clever.People like this kind of animal,because they can keep our house safe.等,學生有話可說,興趣濃厚。

二、閱讀范文,理清文章思路

范文能讓學生知道寫什么、怎樣寫。對初學英語寫作的人來說,閱讀范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進行范文閱讀呢?第一步,我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片和書中對圖片的簡單介紹,然后用自己的話先對圖片進行復述,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二步,讓學生填入范文中所缺的詞,并校對。第三步,朗讀短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組織素材,準備語言

閱讀范文后,學生便進入寫作文的準備階段。在正式寫出作文前,我讓學生看另外兩幅圖片,并配一些中文文字說明,要求學生看清這些圖片中所要說明事物的驚奇之處,先把能表達的表達出來,不會表達的英文單詞或句子我再提示他們,并標注在旁邊,同時請學生做好記錄。這時,學生對寫的文章的素材清楚了,語言也做了準備,學生對寫什么、怎樣寫這兩個問題已基本解決了。

四、規(guī)劃結(jié)構(gòu),撰寫初稿

筆記做好后,我要求學生按范文的文章結(jié)構(gòu)寫出報告的提綱,然后我提示學生寫報告時應(yīng)注意語法、用詞、單詞拼寫、連接詞的運用和語言的邏輯關(guān)系,如because,as,but,that’s why等。最后,學生根據(jù)自己已做的筆記撰寫初稿。

五、自我修改與相互修改

這一階段分四步進行:

a.學生初稿寫成后,我并沒有馬上批閱,而是要求學生從文章結(jié)構(gòu)、用詞、語法、邏輯、結(jié)論及理由等方面進行自我修改。學生自我修改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體現(xiàn)。

b.我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實物投影集體批改兩份學生的作文,與全體學生一起討論寫得好的地方及有錯誤的地方。

c.學生第二次自我修改,并與自己的partner相互修改。

d.學生謄清后交老師批改。一般來說,對較好的學生,我只批不改,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批與改結(jié)合,學生自己能改的地方,如標點符號、字母的大小寫、單詞拼寫、簡單的語法等則讓學生自己改。學生自己改正的過程也是提高寫的技能的過程。

六、講評,學生相互交流

講評和學生相互交流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種學習和使用英語的實踐活動,是寫的教學的重要的后續(xù)活動。它為學生交流思想、相互學習及充分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提供了機會和空間,對樹立榜樣,鼓勵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寫的技能和培養(yǎng)良好的寫的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我采用以下兩種學生相互交流的形式:(1)學生將自己的文章讀給全班學生聽,然后自我講解和師生共同評價。(2)制作板報或墻報。這樣通過展示,表揚了認真辛勤的學生,被表揚的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對英語寫作越發(fā)感興趣,沒有輪到的學生也會產(chǎn)生一種羨慕,想要參與競爭的心理。

幾年來,我基本上遵循這六步進行中心任務(wù)的教學,學生寫的興趣較高,愿意寫,學生能很認真地根據(jù)寫作要求組織素材,準備語言,寫的技能提高較快。

然而,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我感到在寫的教學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寫作的次數(shù)要適當增加,題材應(yīng)擴展。初中英語,每一學期學生只學六個單元,也就是說,學生只進行六次寫的訓練,次數(shù)似乎太少。因此,我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結(jié)合社會活動,讓學生再進行四次左右的練習,如:向你的朋友寫信,介紹自己的學習生活;記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如何慶祝母親節(jié);如何處理愛好與學習的關(guān)系;在期末評三好學生時,我讓學生寫推薦信,等等。這些題材,學生熟悉,有話可寫,而且都是他們的心里話,學生樂意寫,也容易寫好。

2.在寫的教學中要訓練學生正確使用連接詞,正確表達語言的邏輯關(guān)系。有人說,初中生主要寫簡單句,力求不犯錯誤。這個說法還不完全正確。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應(yīng)該學會使用連接詞,表達語言的邏輯關(guān)系。

篇7

然后蘇軾談到了自己的心得:“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nèi)外不一,心手不相應(yīng),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也就是說,這種境界不容易達到,原因在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懂了包含在技術(shù)中的道理,卻沒有認真仔細地繼續(xù)學習,即使學了,也未必能夠在實踐中運用它,最終只能是自以為是,實則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蘇軾舉了蘇轍《墨竹賦》里的話:“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這些話中的人物事跡用來和文與可的理論類比,告訴我們,在任何一門技術(shù)中都可以孕育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哲理來,其中還包含著對于“實踐”之意義的多重肯定。

蘇軾的這些文字令人感觸頗深。這些觀點確實具有普遍意義,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一不小心就陷入模式化、被批判的境地,那就更應(yīng)該以文與可的繪畫理論和蘇軾的心得為依據(jù)反思一下了。

一、寫作,必先成竹于胸中

梁啟超將讀書分為三步。第一步是鳥瞰。把文章瀏覽一遍,了解文章寫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點、難點找出來。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樣寫的,尤其是文章的重點、難點細細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會通。就是把全文綜合起來,融會貫通,并根據(jù)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況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對文章有更透徹的把握。其實寫作與閱讀是相通的,也應(yīng)該遵循這樣的過程。

寫作時得先想好自己整體上想講清楚什么問題,然后設(shè)計好講清問題的每一步,最后要學會將文章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或提升。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有清晰的思路與結(jié)構(gòu)。思路又是人們頭腦反映的產(chǎn)物。因為事物本身是多側(cè)面的,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形成的思路也就不同。例如寫同一個人,有的同學看重他的成長過程,就會按時間先后來寫;有的同學看重他的成就,就會以成就大小為序;有的同學看重他的品德,就會以品德之間的聯(lián)系來安排寫作順序。

思路是在寫作過程中形成的,其實是我們思維活動的軌跡。通常有一個先發(fā)散后聚合,由模糊到清晰,從雜亂到有條理的過程。最后落實到文章,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就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

事實上,很多同學會在寫作前先花幾分鐘時間設(shè)計好提綱,然后開始動筆。這種做法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它可以使我們不至于臨場而亂。但是寫出來的文章卻鮮有佳作,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在寫的過程中思維已經(jīng)固定,即使出現(xiàn)了一些新穎的想法也不敢輕易寫出來,怕亂了文章的陣腳。小心翼翼不是禍,但是也可能令人少了福緣,這也是一件可惜的事,所以很早的時候,我們的考場作文多數(shù)體現(xiàn)的是平凡的觀念、平淡的框架,不少同學甚至說考場作文是“八股文”了。當然同學們可能還不知道八股文被人貶低主要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是它對年輕一代的思想上的鉗制。但是畢竟這種為了結(jié)構(gòu)而早早定了框架的做法使同學們的文章少了張力,丟失了年輕人應(yīng)有的風貌。

一個會寫文章的人,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感悟而得以自我提升的。這樣,在寫作過程中常會產(chǎn)生奇思妙想,而不會受提綱的限制。事實上,真正會寫文章的同學都是不寫提綱的。我們的心里會事先有一個整體的目標,然后在寫作中漸漸覺得不滿足,因而思維推進,思想升華,文筆激越,終于誕生出感動他人也感動自己的文章來。也就是說是胸中的“成竹”在指引著思想的呈現(xiàn),而不是事先的框架使整體上要表達的內(nèi)容成功展示的。

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掌握了寫作的各項基本功,到了高中階段,就不必按照搭好的架子,一節(jié)節(jié)、一段段地行文,那樣可能會使文章有形無神。而要寫出文章的“神”來,就應(yīng)該先讓自己達到“神游萬仞”的境界。寫作時,思路開闊活躍與細致嚴密若能緊密結(jié)合,便達到了文與可所述的創(chuàng)作境界了。開闊活躍,是指要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對于有關(guān)事物要從多方面思考,正面想了側(cè)面想,側(cè)面想了反面想,近處想了遠處想,要盡量打破思維定式,跳出老框框。對于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也應(yīng)當想出種種不同的方案。這樣才能給進一步思考、篩選提供豐富的基礎(chǔ),才可能選出最好的內(nèi)容、最恰當?shù)谋憩F(xiàn)形式。細致嚴密,是說思路要連貫自然,不能脫節(jié)、斷線,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

所以想的時候,心里有了全貌,才能使細致之處附著得當;去除了拼湊感,文章才能達到“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境界。

二、寫作,應(yīng)求心手之相應(yīng)

近年來,我們強調(diào)“以我手寫我心”。也就是說要求同學們認真仔細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墒菍嶋H上,很多同學完全是沖著考試的功利性去寫作的,這樣一來就使感情僵化了,出現(xiàn)了滿口套話,甚至于大量的套寫與抄襲之作。這不得不令人反思了。

有些同學為文造情,讓人一看就是虛情假意;有些同學很會寫,也很重視寫真情,但是不惜捏造親人得絕癥、遭意外等情節(jié)來博取別人的同情。這些情況也令人心生寒意。寫作的終極目的,應(yīng)該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這樣的結(jié)果也是不理想的。

然而,為什么這些情況無法禁止呢?因為畢竟大多數(shù)同學聽到要寫作文的時候都是比較害怕的,很多同學的作文都是過不了關(guān)的,所以能達到文通句順這一水準的文章也就相對地凸現(xiàn)了出來。說到底還是要激發(fā)同學們寫作的興趣。對于我們要表述的內(nèi)容而言,一般人都會經(jīng)歷或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種情況,即心里想想還可以做到,要在大庭廣眾面前講得頭頭是道就有些難了,然后要把自己說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文字就更加艱難了,至于一氣呵成,作為供他人評價的白紙黑字可能就更站不住腳了。畢竟,我們身邊有幾人能成為作家呢?所以寫作往往令人陷入“有心無力”的困境。所以,寫作成功之時,也就是作者“心手相應(yīng)”之時。

那么“心手不相應(yīng)”的緣由是什么呢?那就是“不學”。蘇軾所說之“學”,有明確的針對性。于他而言,講的是學文與可的繪畫技巧,這也告訴我們,我們應(yīng)該選擇好自己欣賞的學習對象。這個對象必須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符合自己的追求境界,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應(yīng)該是最適合自己的,最能激發(fā)自己創(chuàng)作、研究的欲望的東西。寫作能力肯定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學量的古今中外的好文章,這個學習的過程,就是逐漸選擇與培養(yǎng)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與欲望的過程。蘇軾認為自己具備了和文與可一樣的繪畫技巧與能力,走的也是這樣的一條路;當我們感到借鑒對象“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時候,寫作的熱情就開始被點燃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一般情況下,我們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能力是從仿寫開始的。當仿寫的程度達到了與參照對象達成某種心理認識上的溝通時,“心”“手”之間便開始關(guān)系密切起來了。

除此而外,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做人的道理。因為,好的文章應(yīng)該體現(xiàn)出自身的成長,這種成長可以超越同齡人,但不能明顯地低于同齡人。有人說“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所以好文章必須寫出生活感受來,而且得寫出屬于自己的生活感受來。語言文字的精純度是比較模糊的,當提升到一定程度時,最簡樸的文字反倒可能勝過一切華麗的言辭。所以語言文字上的追求可能會停留在某一處高峰上,但是道德意識的提升卻是無止境的。越成熟的思想,需要越成熟的文字,而實際上,文字本身是不存在成熟的跡象的,它畢竟還是因為依托于人類的思想才閃現(xiàn)出不同的意味來的。

找一個最適合于自己的起點,不斷深入地思考生活的內(nèi)蘊,那樣才能逐漸使寫作達到心手相應(yīng)的境界。

三、寫作,須以實踐鞏固之

“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這句話是最令人內(nèi)心震動的。確實,我們常會產(chǎn)生如蘇軾所說的遺憾。

我們在整個求學生涯中,會接受很多次的作文訓練,每一次聽作文課,都會對好的范文產(chǎn)生欣羨之意,也會對老師的指導產(chǎn)生感觸,但是寫作指導想要達到的結(jié)果常常是落空的。為什么老師的工作常常會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有石沉大海之嫌?為什么同學們明明有了想法,卻很難有作文水平的顯著提高呢?實際上,講講道理,我們也都懂,也能接受,可是,一旦拿到作文題,常常會原形畢露。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操之不熟”。這句話有兩層告誡:一是得運用,二是得達到熟練的程度。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我們愿意接受正確的觀點,但是在寫作的時候,不能摒棄自己的缺陷,不能在寫作過程中將學到的、悟到的方法技巧運用到作文中去。然而同學們的每次習作中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接下來的作文課,老師會根據(jù)出現(xiàn)的新情況有所側(cè)重地進行評價與指導。所以每次悟得的寫作道理如果不經(jīng)常投入到實踐中去,就可能會立即被新的指導內(nèi)容沖淡。處于這類學習狀態(tài)中的同學就有點像在田里偷玉米的猴子,摘一個丟一個,臨到被農(nóng)夫大喊一聲時(就如我們在考場中心態(tài)較為緊張時),就會一無所有,一直以來的學習探索簡直就是白白辛苦了一番。

能將我們學得的作文技巧與理論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是轉(zhuǎn)變作文狀況的必要手段;然而不經(jīng)常運用也難使作文水準的提高得到有力保障。所以,對于學得的作文技法與要義,同學們必須通過反復實踐來印證,強化學得轉(zhuǎn)為習得的意識。運用的次數(shù)多了,習慣就會成為自然,而最終,好的寫作意識才能成為一種恒久有效的自身的素質(zhì)。

這里有一個心理障礙,那就是很多同學對于某些寫作要義看得過于高遠,往往羨慕之情蓋過了嘗試的勇氣。所以我們必須突破對于寫作的畏懼感,化解對于作文理論的神秘感??偟膩碚f,這種突破與化解還是得依賴強烈的實踐意識。當一種理論、觀念被轉(zhuǎn)變?yōu)槭种械纳駚碇P時,它就獲得了“生命”。同時,實踐也會促動我們不斷產(chǎn)生真知。凡是將理論導往神秘主義方面去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人通過實踐所實現(xiàn)的正是對意義的理解、追求和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