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25 22:45: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陸游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陸游的詩句

篇1

1、《絕句》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漁歌子》唐代,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登金陵鳳凰臺》唐代,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關鍵詞]:陸游 養(yǎng)生詩 食粥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嘉定二年(1209年),享年85歲。陸游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詩人,被后人稱為“長壽愛國詩人”?!褒X牢尚可決干肉,目了未妨觀細書”,“筋骸勝拜起,耳目未盲聾”。陸游在古稀之年,不僅齒牙完堅,而且耳聰目明。據(jù)說,陸游能享85歲高壽,深得飲食之精髓,與愛食粥有關。陸游一生視食粥為養(yǎng)生之妙品,在許多詩句中,常常提及食粥對延年益壽的好處,他在《食粥》一詩中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彼€有“薄粥支吾未死身,饑腸且免轉年輪”“老便藜粥美,病喜粟漿酸”“一杯藜羹似蜜甜”等詩句。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食粥既適口,又易消化,既培養(yǎng)胃氣,又有生津益氣之功,對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或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多吃粥可健脾強身。清代乾隆年間著名的養(yǎng)生家曹慈山稱:“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中國粥文化的歷史太悠久,據(jù)說黃帝那時就發(fā)明了粥。白居易有詩言:“粥美嘗新米?!崩顣r珍在《本草綱目》也稱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敝嗟闹髁蠟榇竺?,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大米性甘味平,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營養(yǎng)豐富。具有健脾養(yǎng)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之功效,稱譽為“五谷之首”,若要加強其補益作用,更可配合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食物。

陸游認為,豆粥味道最好,《悲歌行》中稱:“紫駝之峰玄熊掌,不如飯豆羹芋魁?!背远垢?,吃芋頭要比駱駝的駝峰和黑熊的熊掌美。大豆,是豆類中營養(yǎng)價值最高的品種,在百種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及優(yōu)質蛋白質,所含氨基酸較全,尤其富含賴氨酸,大豆具有健脾益氣寬中、潤燥消水等作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大豆中所富含的高密度脂肪,有助于去掉人體同多余的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fā)生,預防心臟病。大豆中所含的異黃酮能抑制一種刺激腫瘤生長的酶,阻止腫瘤的生長,能防治癌癥,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大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大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人類生命自始至終都離不開的滋養(yǎng)和保護,更多集中在大腦,常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智能有重要的效能。因此,大豆被營養(yǎng)學家推薦為理想保健品。

篇3

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

不用更求芎芷輩,吾詩讀罷自醒然。

陸游用自己的詩治愈了老人的頭風病,真是醫(yī)學史上的奇跡,從而“詩療”之風便盛行起來。至今,我這個陸游的“詩迷”,依然奉“吾詩讀罷自醒然”為神旨。

養(yǎng)生常說的一句話:“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边@里的“神補”說的就是精神修養(yǎng),讀詩就是一種很好的“神補”方法。下面不妨我們一起來欣賞陸游的絕妙詩句,在陸游筆下真是琴棋書畫、山水景物等皆能入詩成妙句,而成“神補”之藥,現(xiàn)分述如下,與大家共賞。

一是習藝,琴棋書畫可以陶冶情操。

古琴百衲彈清散,名貼雙鉤拓硬黃。

(《北窗閑詠》)

茶爐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

(《山行過僧庵》)

二是賞物,風月花鳥可以閑適心懷。

入門明月才堪友,滿榻清風不用錢。

(《感懷》)

一枕鳥聲殘夢里,半窗花影獨吟中。

(《戲書燕兒》)

萬頃煙波鷗境界,九秋風露鶴精神。

(《寄贈湖中隱者》)

三是旅游,山水光影可以怡悅神志。

雨余千疊暮山紫,花落一溪春水香。

(《暮春龜堂即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四是交友,知音書友可以暢達情理。

江東好處得新句,風月佳時逢故人。

(《故友》)

天涯懷友月千里,燈下讀書雞一鳴。

(《冬夜讀書》)

五是靜養(yǎng),淡泊寧靜可以撫慰心靈。

身閑剩覺溪山好,心靜尤知日月長。

(《寄題朱元晦》)

靈府不搖神泰定,病根已去脈和平。

(《中秋書事》)

六是樂觀,知足常樂可以益壽延年。

俗事不教來眼底,閑愁那許上眉端。

(《初寒在告有感》)

一笑不妨閑過日,嘆衰憂死卻成癡。

篇4

【關鍵詞】陸游;詩歌;愛國;夢

陸游的詩歌內(nèi)容極為豐富。有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等等,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飽含愛國激情。他在詩中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熱愛和懷念以及反抗侵略收復失地的要求,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直至臨終前,他還一再囑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愛國之心,其何切切!錢鐘書先生評陸游詩說:“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比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钡鹊?,報國之情,其何殷殷!

一、詩歌中的愛國情懷,主要表現(xiàn)在憂國憂民、心系國家上,他把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化到詩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

在陸游的時代,祖國的大好山河被分裂,北方廣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壓迫,而南宋小朝廷卻屈膝事敵,雪恥御侮,收復失地,是廣大愛國志士的抱負。陸游的“抱負”,不是僅僅做一個詩人,從“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將鳴?”(《長歌行》);到“愿聞下詔遣材官,恥作腐儒長碌碌!”(《融州寄松紋劍》),他不滿足于紙上談兵,“以口擊賊”,而是要據(jù)鞍殺敵,所謂“手梟逆賊清舊京”、“直斬單于釁寶刀”。陸游將詩歌中的愛國情懷集中表現(xiàn)為那種“鐵馬橫戈”“氣吞殘?zhí)敗钡挠⑿蹥飧藕汀耙簧韴髧腥f死”的犧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讀兵書》詩里就說:“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戰(zhàn)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沒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說:“丈夫可為酒色死?戰(zhàn)場橫尸勝床第”。直到八十二歲,詩人還唱出了“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老馬行》)的豪語。這些詩句無不顯示了陸游的愛國情懷。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南宋統(tǒng)治集團妥協(xié)投降的基本國策決定了陸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陸游轉向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詩歌含蓄寄意,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陸游的愛國思想是深沉的,陸游的詩中由于其濃厚的愛國思想之貫注而顯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人的拳拳報國心,盈盈赤子情。陸游贊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鹽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蒼穹。凜然猛士撫長劍,空有豪健無雍容”(《風雨中望峽口諸山奇甚戲作短歌》)。陸游欣賞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澗細泉,而是罕見的石壁飛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蒼崖,蒼崖中裂銀河飛,空里萬斛傾珠璣”(《醉中下瞿塘峽中流觀石壁飛泉》)。江山如此多嬌,詩人在對祖國山水風光的激情描繪中,將自我形象與山水形象熔鑄為一,詩篇境界之闊大,意象之奇幻,氣魄之豪邁,筆勢之縱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絕。其實,陸游山水風光詩的這種雄渾的氣勢是與他胸懷天下的人文情懷分不開的,試想,一個對祖國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對祖國的自然山水這么傾情嗎?能寫出這么有魅力的山水詩嗎?

有時在自然山水景物與田園生活的語境里,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常襲詩人心頭,身在山水,卻心系國事。詩人觸景生情,情調低沉,曲折地抒發(fā)自己赤子愛國之情,從“把酒不能飲,苦淚滴酒觴。醉酒蜀江中,和淚下荊揚”(《江上對酒作》),到“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溪上作》),無不說明陸游山水田園詩中的愛國情懷,是厚實的,也是熾熱的。

二、陸游詩歌中的愛國情懷,還體現(xiàn)在以幻象夢境寄托報國理想、探尋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上

他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中寫道:“僵臥孤城不自哀,尚思為國戊輪臺。夜闌臥聽風雨聲,鐵馬冰河入夢來?!边@是首絕句,作詩時,陸游已六十歲,雖然年邁力衰,獨居孤村,但心懷壯志,急志不急心,思報國,戍守邊防。雖不得志,但尚不自哀,以至積思成夢,在睡夢中實現(xiàn)救國殺敵之志,可見詩人的報國之情是何等強烈。“壯心自笑何時豁,夢繞梁州古戰(zhàn)場”(《秋思》),正概括地說明了這類記夢詩的成因和內(nèi)容。在這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有時像一員猛將,躍馬大呼,奪關斬將:“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樓上醉書》),有時又不失書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長歌,要遣天山健兒唱”(《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安諸城》),有時他又像一位軍師,隨從皇帝親征,不僅恢復了“兩河百郡宋山川”,而且“盡復漢唐故地”(見《劍南詩稿》)卷十二的詩題)。所以他說:“誰知蓬窗夢,中有鐵馬聲”(《書悲》)。陸游的愛國熱情還往往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聯(lián)想表現(xiàn)出來。他作一幅草書時,也仿佛是在對敵作戰(zhàn):“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參看《草書歌》)。他聽到一聲新雁,也會勾起無限感慨:“夜聞雁聲起太息,來時應過桑乾責”(《冬夜聞雁》)。所有這些夢思幻想,都是陸游愛國情懷的一種深刻表現(xiàn)。

總之,在陸游的詩歌中,洋溢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風格多樣,或氣壯語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蕭瑟清冷,情調低沉;或自然流暢,清新俊逸,就其本質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靈卻不見底。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陸游詩中的精神包含著“大我”的“大宇宙意識”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識”,形成了以愛國情懷為主線,以關注人民生活兩位一體的人文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陸游精品詩歌欣賞[M].湖南出版社.

篇5

1、地鐵是沿著地面鐵路系統(tǒng)的形式逐步發(fā)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其線路通常敷設在地下隧道內(nèi),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從地下轉到地面或高架橋上敷設方式。

2、汽車,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力架設,得以機動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

3、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6

1、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孔子青少年時代》原諒我查了諸多地方,也沒有找到有關這部電視劇的介紹,除了顯示李小璐曾在這部1984年的電視劇中飾演孔子小時候,以及這張稚嫩的3歲小姑娘劇照,其余資料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小璐從演之路是受其父母影響,畢竟父親李丹寧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演員,且在著名影片中《高山下的花環(huán)》有扮演角色;母親張偉欣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演員,出演過《鄉(xiāng)音》《良家婦女》等多部電影,且在《奮斗》里還飾演過男主陸濤”的媽。

2、最讓其名聲大噪的電視?。骸秺^斗》《奮斗》是一部對于80后刻骨銘心的偶像劇,2007年播出時捧紅了佟大為、馬伊琍、文章、王珞丹、朱雨辰以及李小璐,其火爆程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諸多流量小鮮肉?!秺^斗》講述的是北京80后青年的青春情感和奮斗歷程的故事,李小璐飾演的楊曉蕓,性格潑辣卻不失可愛,為人豪爽,對情感不加掩飾,在戲里與文章飾演的向南相愛相殺”,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絕對是李小璐值得稱贊的一個角色。

3、墻外先開花的電視?。骸抖际翘焓谷堑牡湣奉愃啤哆€珠格格》的播出形勢,這部劇于2001年5月在臺灣首播,取得了不錯的收視,后于同年8月在北京電視臺第四套節(jié)目播出。這部劇匯集了任泉、郭濤、張延以及李小璐,講述李小璐飾演的林小如歷經(jīng)坎坷成為一名正式護士的故事。李小璐飾演的女主,年輕貌美、心地單純、大大咧咧、極富同情心,就像這部劇的主題曲《那么驕傲》一樣,真是一個讓人驕傲的軟妹紙。這部劇有曾經(jīng)很火的女歌手朱樺的金曲《我怎么了》,還有曾經(jīng)很火的女歌手金海心的成名曲《把耳朵叫醒》。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7

地點:山陰(浙江紹興)陸游家中

人物:陸游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年約74歲);陸子聿―― 陸游的幼子(年約21歲)。

第一幕

【幕啟。北風呼嘯,雪花飛舞,光禿禿的樹枝在瑟瑟發(fā)抖。屋外黑漆漆的,一片寂靜,寒氣逼人,屋內(nèi)光影搖曳,將后院翠竹修長的身影映在窗欞上。書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文房四寶,在昏黃的油燈下,大詩人陸游和幼子子聿正在苦讀詩書?!?/p>

陸游(微笑著將手里的書推到子聿面前):子聿啊,這篇文章寫得極好,你來品讀品讀!

子聿(接過書大聲朗誦):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打了個呵欠,聲音漸低)

陸游(皺眉):子聿啊,累了吧?

子聿(猛然回過神來,抱歉地一笑):爹,您也累了吧?我去給您沏壺茶?。ㄆ鹕硐拢?/p>

陸游(搖搖頭):這孩子,讀書還是不甚下功夫?。∽禹彩俏依蟻淼米?,缺少人生的磨煉,我得點撥點撥他!

(提起毛筆,鋪開宣紙,略一思忖,開始作詩)

【幕落】

第二幕

【幕啟。陸游提起筆,正端詳著自己剛完成的詩作。子聿用托盤端著茶水進屋?!?/p>

子聿(面露驚喜,快步近前):爹,您又完成新詩啦?

陸游(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子聿,這首詩可是爹專為你寫的呢!

子聿(放下托盤,拿起詩稿,高聲誦讀):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爹,您寫得真好!

陸游(和藹地注視著子聿):那你能看懂爹這首詩其中的含義嗎?

子聿(又低吟一遍,抬起頭):爹,這前兩句的意思孩兒知道,是說古人做學問都是不遺余力的,青少年時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有所成就。你是想告訴我,讀書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爹,您說我講得對嗎?

陸游(贊許地點了點頭):是啊,還記得小時候爹給你講的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的故事嗎?沒有苦學的精神,沒有堅持的勇氣,是難成大事的呀!子聿,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子聿(若有所悟地):爹,孩兒明白了,我在學習上花的工夫還不夠……以后,孩兒一定發(fā)奮苦讀,不讓爹爹您失望!

陸游(喝了一口茶):子聿啊,是不是光讀書就行了呢?

子聿(疑惑地看了父親一眼,又低頭看詩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爹,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深入地了解,必須親自實踐才行。

陸游(語重心長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子聿啊,你看李白游覽名山大川,才寫下《望廬山瀑布》《蜀道難》這樣的名篇;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才留給我們《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樣的佳作。(頓了頓)爹早年隨軍出征,往來于抗敵前線,聽到了老百姓渴望收復失地的痛苦疾呼,才吟出“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詩句呀!

子聿(迫不及待地):爹,孩兒明白了,讀書要跟實踐結合起來,否則書呆子是會誤國的!

陸游(會心地一笑):你說的是趙括的事吧?他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后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zhàn)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被秦軍坑殺。只知紙上談兵,而無實戰(zhàn)經(jīng)驗,終究付出了慘痛代價……

子聿(點點頭,深有感觸):孩兒以后不能只讀圣賢書了,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

陸游:子聿啊,爹好想把畢生的讀書心得教于你,(把詩稿遞給子聿)這首詩爹送給你,希望你如詩中所言,努力把書本知識化為自己的實際本領。天色不早了,你也歇息去吧!

子聿(接過詩稿):謝謝爹爹教誨,孩兒一定銘記心頭!爹,您也要注意身體,早些休息吧!

(陸子聿應聲下?;椟S的燭光下,陸游坐在凳子上,手捧詩書繼續(xù)苦讀)

【幕落】

第三幕

【幕啟。子聿的書桌上擺著文房四寶,桌角的油燈映出一卷打開的《孟子》。書桌旁,一個暖爐內(nèi)隱隱透出微光。窗外,風雪交加?!?/p>

子聿(捧著詩稿,在屋里一邊踱步一邊大聲吟誦):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父親這首詩寫得真是太好了!

子聿(收好詩稿,坐于案前,捧起《孟子》,搖頭晃腦輕聲吟誦):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陸游(推門而入):子聿,天色已晚,怎么還沒睡啊?

子聿(連忙站起身):爹爹,孩兒今晚想把這篇文章背下來……

陸游(贊許地點點頭,又瞥見墻上自己的題詩):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子聿啊,從你身上,為父又看到了少年時的自己……

子聿(面露羞色):父親這么大年紀還堅持苦讀,堅持作詩,“無詩三日卻堪憂”,孩兒寫詩卻遠不及您,真是慚愧!

陸游(捋著胡須,在一旁椅子上坐下):子聿,這個可急不來!你年紀尚輕,為父的人生閱歷要比你豐富許多呢!你要讀天下書,聞天下事。只要你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終究能看到成果。來,讓為父看看你最近的詩稿……

篇8

關鍵詞:陸游 詩論 評說 工夫在詩外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不但是著名詩人,也是著名的詩論家,他對詩歌的論述頗多,把陸游的詩論加以整理評價,挖掘其現(xiàn)實意義,無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悲憤出詩人

陸游生當民族矛盾極端尖銳的時代,金人節(jié)節(jié)進逼,南宋政權掌握在主和派秦檜手中,打擊主戰(zhàn)派,屈辱投降。岳飛慘遭冤死,宗澤、韓世忠等名將忠臣得不到重用。陸游一生始終堅持抗金主張,在仕途上也不斷受到當權的和議派排斥和打擊,他非常悲憤,心底里痛苦的吶喊,于是發(fā)為慷慨激昂的詩歌,體現(xiàn)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他在《澹齋居士詩序》中說:“蓋人之情,悲憤積于中而無言,始發(fā)為詩,不然,無詩矣。蘇武、李陵、陶潛、謝靈運、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己,故其詩為百代法?!标懹握J為詩人傷時感事,悲憤難忍,“激于不能自己”,才借歌傾訴出來。他曾說:“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這些蒼涼激越之音,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表n愈在《送孟東野序》中寫道:“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言者,其皆有不得已有乎!”陸游的詩論自然和前人有師承的關系,然而更主要的是當時許多愛國志士慘遭殺戮或遭排擠,“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彼约夯謴椭性脑竿坏脤崿F(xiàn),國勢危殆,詩人悲憤異常,所以發(fā)為這種詩論。

主和派茍且偷生,不以恢復中原為念,而中國北部論陷區(qū)的遺民,則飽受金人的荼毒?!摆w魏胡塵千丈黃,遺民膏血飽豺狼?!比嗣裉幵谒罨馃嶂?,渴望南宋王朝收復失地,解除他們的痛苦?!斑z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边@是他代表遺民的愿望寫出來的。然而,結果是“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而今袖手看?”陸游的悲憤既有愛國主義的激情,也有忠君的因素,但他反侵略和壓迫的呼聲,對人民的高度同情值得肯定。

二、善養(yǎng)氣者出好詩

陸游一貫主張文以氣為主,沒有“氣識卑陋,而文詞超然”的。他在《方德亨詩集序》中寫道:“詩豈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氣者我之所自養(yǎng)。有才矣,氣不足以御之,于富貴,移于貧賤,得不償失,榮不蓋愧,詩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駕、詎可得哉?”詩人認為那些患得患失,思想庸俗的人,沒有高的思想境界,沒有卓然獨立的氣概,就寫不出好詩來。他十分贊美方德亨“晚愈不遭而氣逾全,觀其詩可知其所養(yǎng)也?!彼凇洞雾崡畈又鞑疽娰洝芬辉娭姓f:“誰能養(yǎng)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薄堆缱芬辉娭校f:“周流惟一氣,天地與人同?!倍颊f明正氣的養(yǎng)成對詩歌有很大的影響。

他在《上辛給事書》中寫道:“某束發(fā)好文,才短識近,不足以望作者之籬,然知文之不容偽也,故務重其身而養(yǎng)其氣?!标懹沃鲝埮囵B(yǎng)不屈不撓之正氣,敢于反抗庸俗,蔑視富貴功名,遭受逆境而不變節(jié),具有獨立高尚的人格,有此等胸襟的人才能寫出好詩。

孔子說過“志氣塞乎天地”的話。孟子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笨梢婐B(yǎng)氣之說,始于孔孟。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說:“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碧K轍的觀點對陸游有很大影響。陸游看到南宋一些士大夫懾于權奸威勢,對外茍且偷安,畏敵如虎。不振作其氣,便不足以救亡圖存,而死氣沉沉,正氣不足,也不能寫出好詩。所以,他大聲疾呼,并付諸實踐,他的感情是壯懷激烈的。他在《放翁自贊》中詠道:“野鶴駕九天之風,澗松傲萬木之春?!痹娙艘砸苞Q、澗松自比,自有一股傲氣。骨氣要從艱苦的生活中鍛煉出來,他的《感興》曰:“艱苦外奮嘗,憤郁中不平……感慨發(fā)奇節(jié),涵養(yǎng)出正聲?!痹凇吨芤婀募颉分?,陸游也認為要成就一個人才,必“使之磨礱齟齬,瀕于寒餓,以發(fā)其藏?!痹谏畹缆飞?,不經(jīng)過許多曲折與磨難,便不能養(yǎng)成堅強的戰(zhàn)斗意志。他要培養(yǎng)的人物,是敢于反抗權奸,富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正氣人物。他自己就是這類人物的代表。

三、文變?nèi)臼狼?/p>

陸游說:“詩首國風,無非變者。雖周公之豳亦變也?!彼J為不但聲樂在變,器樂在變,內(nèi)容在變,體裁、形式也在變。還指出:“風雅頌之后,為騷、為賦……千余年后,乃有倚聲制辭?!弊髌肥菚r代的產(chǎn)物,文學創(chuàng)作要密切結合時代。南齊劉勰說:“時運交移,質文代變,古今情理?!彼信e歷代文變之后說:“故知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边@是社會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依存的客觀法則。不懂這一法則的作家,其作品就會背離時代。

我國歷史上屈原、司馬遷、杜甫等人都是深諳“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的文變家。正直的作家,能根據(jù)時代的盛衰而上動下震,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站在世態(tài)的前面。好則歌頌之,如:文武之盛德;否則暴露之,如:對幽厲之昏憒、平王之微弱。作者的筆有匡扶神稷的責任。

陸游對文變的深刻認識,不但使他終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成為偉大的愛國詩人,而且對形成他明快、豪爽、雄健而自由的獨特詩風,亦不無關系。陸游的時代,是金人南侵的時代,是一個民族壓迫、奴役另一民族的時代。這時候被壓迫的民族,理應緊急動員起來,上下一心,抵御外侮。陸游就是這一時代的旗幟,他中年入蜀,曾任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僚。他身著戎裝,往來陣地,斗志昂揚;考察南鄭地形,積極謀劃出擊敵人,有時親自參加前線的戰(zhàn)爭,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激發(fā)了他的愛國熱情。他堅持不渝地主張抗擊入侵之敵,恢復中原。他關心祖國的統(tǒng)一,心系人民的安危。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多是“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的豪言壯語。他在74歲高齡時作的題為《暮春》的詩中說:“自笑滅胡心尚在,憑高慷慨欲忘身?!彼摹昂礈?,鬢先秋,淚空淚”的詞句和岳飛的“空悲切”的憤激之辭,同樣是高昂的時代音符。

四、文貴自得

陸游在《頤庵居士集序》中說:“文章之妙,在有自得處。而詩其尤者也?!彼^自得就是有獨特感受且發(fā)自肺腑,抒寫真情實感。當一個詩人,在喜怒憂憫、安順頤樂的感召下,就有可能發(fā)生創(chuàng)作沖動,寫出窮情詳切,旨遠言近、耐人品味,富于感染力的詩歌。鐘嶸在《詩品》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币粋€詩人要寫出讀者太息流涕,感同身受的作品,除作家應具有的文字修養(yǎng)外,最主要的就是陸游說的“在有自得處”了。若沒有真正的自得,只是為詩而詩,最多只能嘩眾取寵于一時,結果“初悅,可人意。熟味之,使人不滿”了。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當“國破家亡”之時,“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這使憂國憂民的陸游寢食難安,以至于在臨終之際,還發(fā)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遺恨。陸游的有自得體現(xiàn)在詩歌中,就是把自己熾熱的愛國情感,鑄成長槍大戟刺向敵人。

陸游用什么方法達到“有自得”?他曾有詩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彼鲝埖摹坝凶缘谩北仨氉龅絻牲c:一是認真讀書不遺余力;二是實踐,也就是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坝凶缘谩笔莿?chuàng)作的源頭之一,也是靈感之源,否則就不可能“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p>

陸游說:“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必有是實,才有是文……動天地,開金石,其胸中之妙,充實洋溢,而后發(fā)現(xiàn)于外,氣全力馀,中正閑博,是豈可容一毫之偽于其間哉!”這里的“胸中之妙”,說穿了就是“自得處”。正因為發(fā)其自得,才能有金石之聲。陸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等詩句,就是他“有自得”的表現(xiàn),就是他廣博知識和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結果。

真正“有自得”,才能創(chuàng)新意立新說。陸游曾說:“我昔學詩未有得,殘余未免從人乞”,因此他“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愧色”。自從“四十從戎住南鄭”,經(jīng)歷了豐富多采的軍旅生活以后,他才達到“詩家三昧忽在前,屈賈在眼元歷歷”的境界。大有“從心所欲不逾距”之勢,可見“有自得”是多么的重要。

五、工夫在詩外

陸游在給兒子的詩中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薄霸娡狻笔鞘裁矗恳皇亲约旱纳顚嵺`,就是對自然和社會的實際感受。從這些觸發(fā)得來的思想感情,才是真實的,寫出來的詩,才是真詩。二是個人修養(yǎng),即養(yǎng)氣。也就是說要做好詩人,首先,必須做一個正真的人,做一個有正氣的人,然后才能做好一首一首的詩。他十分重視生活實踐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感發(fā)作用:“文字塵埃我自知,向來諸老誤相期。揮毫當?shù)媒街坏綖t湘豈有詩。”陸游把創(chuàng)作的視野從書本引向廣闊的生活實踐,主張詩人直接感受生活,抒寫生活,開拓題材,掌握真正的創(chuàng)作方法。他對學詩也很有心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娙烁嬖V我們寫詩一定要“躬行”,有了紙上所得,還須經(jīng)過一番實踐活動方能心領神會,功力俱全。他在《上辛給事書》中說:“天下豈有器識卑陋,而文詞超然者哉?”明確告訴我們,寬宏的度量與精湛的才干,是靠生活與實踐磨煉出來的。陸游把人生閱歷、生活感受當作學詩的重要途徑之一,把實踐活動看作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歸入“詩法”范疇,為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找到了理論依據(jù)、創(chuàng)作源泉,這是陸游詩論最有價值的地方,也是他對現(xiàn)實主義詩論的重大貢獻。

陸游“詩外工夫”之語有著堅實的生活基礎和創(chuàng)作積累。他之所以強調詩人的實踐活動,是為了杜絕詩壇上片面講究形式技巧,專從故紙堆中尋章摘句,拾人牙慧的惡習,為人們指明了一條正確的創(chuàng)作道路?!安粸榍лd離騷計,屈子何由澤畔來?!痹娙烁嬖V我們,只有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感受,才能寫出富有生活氣息和藝術個性的詩篇。陸游一生奔波勞頓,常在山水間旅行,既增長見識,又陶冶情性。他在《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后》感嘆道:“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睕]有親身的生命體驗,詩人發(fā)不出這么深沉的感嘆。

“工夫在詩外”的詩論主張,使詩歌創(chuàng)作從單純的技法中解放出來,面向生活,直接從生活的土壤中獲得創(chuàng)作素材,這顯然比江西詩派以流為源的創(chuàng)作法則要高明得多。他的詩外工夫揭示了詩歌創(chuàng)作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淵源關系,在詩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

陸游的詩論,可謂博大精深,發(fā)人深思,至今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其價值之大和現(xiàn)實意義之深,可立千秋而永存,我們不能等閑視之。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

[2].陸游:《渭南文集》,中華書局出版社,1976。

[3].劉勰:《文心雕龍》,人民出版社,2002。

篇9

白居易的《李白墓》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千百年來更為人們所傳誦:“可憐荒垅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边@首詩除對李白的詩予以極高評價外,還對李白坎坷不幸的遭遇寄予無限的同情,讀后令人欷歔不已。白居易指出的“但是詩人多薄命”,在封建社會幾乎是一條規(guī)律。

其實,在唐代著名的詩人中,杜甫的遭遇更比李白凄慘。雖然李、杜二人在臨去世前的兩年,都居無定所,四處漂泊,貧病交加,生活困頓,但是李白在被唐玄宗召為待詔翰林時,畢竟風光過兩年。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之類的傳說,絕不是毫無根據(jù)的空穴來風。杜甫一生不得志,在長安求官時,“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辛酸至極。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攜妻帶子四處逃難,歷盡艱辛。當過的官也是從八九品的芝麻官。流寓西南成都時,如果不是老朋友、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關照他,可能被活活餓死!“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就是他當時生活困境的真實寫照。杜甫活了58歲,李白活了62歲。與李白、杜甫相比,白居易當過京官,也外放當過地方官,握有實權,晚年又過著半隱半仕的優(yōu)裕生活,所以他的壽命較高,活了74歲!

但是像白居易這樣“善終”的詩人并不多。俗話說,案有琴書家必貧,我國古代詩人大部分都是在懷才不遇、歷盡坎坷、窮困潦倒中度過一生的。李白就曾慨嘆過:“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孟郊在《送淡公》一詩中說:“依詩為活計,自古多無肥?!倍跑鼹Q曾說:“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彼未娙藙⒖饲f則干脆指出詩人中位高權重的達官貴人極少:“直從杜甫編排起,幾個吟人作大官。”這可是真應了杜甫那句傳誦千古的名句所概括的真理:“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彼纬娙它S庭堅在《戲呈孔毅父》中,嘲諷自己“管城子無封侯相,孔方兄有絕交書”,極其形象、深刻地寫出自己的窘態(tài)。陸游在《貧甚戲作絕句》中說:“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睆年懹蔚脑婎}和詩句中,我們可以想象他在做詩自我調侃時是多么無奈與凄涼,令人心酸!這不僅是陸游的自畫像,還概括了歷朝歷代詩人的尷尬處境和可憐的地位。雖說詩窮而后工,但詩人當初寫詩并不是為了“窮”,而是為了“達”。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從小即受到四書五經(jīng)及詩教的熏陶,五六歲起就學對對子。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觀”“群”“怨”,詩是言志抒情的得力工具,所以在寫詩上格外下工夫?!盀榍笠蛔址€(wěn),耐得半宵寒”“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詩千改始心安”都是詩人苦吟的寫照。寫出好詩,才能聲名遠播,受人垂青。讀書人的社會理想,就是在效命皇上匡扶社稷的同時,改善自己的處境,即“事君”和“孝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外出仕或歸隱兩條路。進入仕途的路徑,除參加科舉考試外,還廣泛交游,以自己的詩文提高知名度,或者“干謁”當朝豪門權貴,希望通過引薦,能獲得一官半職。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即是典型的干謁詩,不過寫得委婉曲折罷了。但是能晉升到最高權力機構中的詩人畢竟極少,大部分都懷才不遇,或落魄江湖,或歸隱山林,或在默默無聞中死去。即使當了官,也會因為官正直清廉或敢于直言犯諫,經(jīng)常遭受排斥打擊,抑郁而終。這是封建社會的死穴,也是詩人的宿命,難以擺脫。能及時從勾心斗角的權力紛爭中全身保命退出的,像白居易這樣的極為罕見。

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詩人樂天知命,豪邁豁達,敢于直面貧窮,高唱出“死猶未肯輸心去,貧賤其能奈我何”“自古賢士多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這樣的詩句,令人感動!

篇10

古詩詞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瑰寶。它們文辭優(yōu)美,瑯瑯上口。詩詞中有大量描寫祖國風光、壯麗河山的名句,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首先它說出了中國人的心聲,使人在心靈上達到共鳴,如李煜的《浪淘沙》中“別時容易見時難”,柳永的《雨霖鈴》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次它使人養(yǎng)成了簡潔凝練的做事風格。如李白《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就表現(xiàn)了詩人倔強、自信、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梅嶺三章》中“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用借喻,指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第三,有些詩詞能激起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激情,如岳飛的《滿江紅》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陸游的《示兒》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不過,我要說的是,很多古詩詞對學習初中地理幫助很大,可為豐富的地理教學提供載體,因為一些詩詞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現(xiàn)象,涉及很多地理知識,內(nèi)容豐富,為地理教學提供真實背景材料。這些地理知識非常重要,對將來旅游,出行十分有用,它還會影響你的歷史學習。很多政治家、軍事家都研究歷史,精通地理知識。本文就課本中的地理知識,該引用哪些古詩文作一簡單介紹。

地理中的自然環(huán)境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河流、位置。如講地形時用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形容山東泰山,泰山號稱“五岳之首”,是山東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順便提及我國的幾大丘陵;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xiàn)牛羊“描述內(nèi)蒙古高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象,同時介紹我國的其他高原地理位置時;用曹操《觀滄?!分械摹皷|臨碣石,以觀滄?!?,其中的滄海是指渤海。學習我國的行政區(qū)劃時,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蜀指四川;李白的《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天上”應當指青藏高原中的巴顏喀拉山脈。講氣候時,引用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描述春天悄悄來臨,萬物煥發(fā)生機的景象;用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來說明我國西北地區(qū)不受夏季風的影響,同時指出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一個界線區(qū)。講河流時,引用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借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詩句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與記憶黃河源頭注入的海洋;王之渙《涼州詞》中“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和《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述黃河上游和中游的景觀差異。

地理中的人文環(huán)境主要介紹人口的多少,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和經(jīng)濟支柱。其中許多古詩詞描述了地理知識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關系。我國素稱詩國,詩歌遺產(chǎn)常具科學價值。最早的記載就保存在《詩經(jīng)?豳風》中?!八脑滦鉆,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E?!敝v的就是一定的季節(jié),遠志開花、知了長鳴、莊稼收獲、草木凋零的現(xiàn)象??梢娢覀兊南热嗽缇妥⒁獾缴锏男雄櫲ホE與季節(jié)變化之間關系,并以此指導農(nóng)事活動了。北宋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蔽锖蛴^測以生物為儀器,十分靈敏。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詩形象地告訴人們平原和山上的氣候不一樣,物候也就不同。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里面就有物候學上的兩個規(guī)律: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著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劉禹錫《竹枝詞》中的“江上朱樓新雨晴,西春水觳文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足見從漠南到蜀東,人人皆以綠柳為春天的標志。陸游《初冬》“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首詩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還有陸游的《鳥啼》“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雅舅,苗稚憂草茂”。陸游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告農(nóng)時,他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一個詩人。

另外,下面的詩句也反映了物候特點:寒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正因為古代詩歌中富蘊寶藏,巧妙運用古詩詞進行地理教學,對促進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美化學生的心靈、提升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因此地理教師應“以詩為證”,既能開拓視野,又平添一段趣味。在平時的備課中多收集有關地理教學的名句,深入挖掘地理信息,巧妙激起求知欲,側重剖析地理現(xiàn)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