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探究式課堂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3 05:03:00
導語:實施探究式課堂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一時期的中學生,思維開始由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發(fā)展即形象思維開始由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發(fā)展即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他們的情緒特點是充沛熱情容易動感情,情感反應較強烈,易受感染。因此他們的心理有共同的特點:好奇、好問、好動、好玩、好勝。如果在教學中能結合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地組織教學,那么,探究式課堂教學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探究式課堂教學激發(fā)好奇心
學生的好奇心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從而很好地主動地去學習。因此探究式課堂教學要試圖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不同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認識到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特點后,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就能從感性材料出發(fā),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要。在教學中分析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特點大體有以下四種:
1、有的學生對物理學習只是直覺興趣,他們只滿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現(xiàn)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鮮明、生動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實驗。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安排一些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
例如:在組織《物理八年級上(蘇科版)》的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時利用酒精燈煮魚這樣一個實驗。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生活的經(jīng)驗,認為魚只能生活在常溫下的水中,當他們看到加熱燒瓶頸部直至水沸騰而金魚卻安然無恙的游來游去時,學生們驚奇不已,發(fā)生濃厚的興趣。適時馬上讓他們根據(jù)現(xiàn)象提出心中的疑問,他們會非常踴躍。在教學中由于我的粗心,用手直接拿了燒瓶的瓶口,手頓時被燙得變了顏色,出現(xiàn)了很大的一個水泡,疼得直想哭,不過當時心理突然有一種想法“學生是不是懷疑實驗的真實性呢?”,于是我把受傷的手給學生們看,他們的心又一次受了震撼。我提問“有沒有學生懷疑這個燒瓶瓶口的溫度”時,學生們起先猶豫了一下,接著斬釘截鐵地回答“起先有現(xiàn)在沒有了”。顯然他們對物理這們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興趣,雖然這種興趣只停留在現(xiàn)象本身,并未產(chǎn)生探索這些物理現(xiàn)象原因的需要。但是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
2、有的學生對物理有操作興趣,他們要求通過自己的活動對自然現(xiàn)象和實驗結果施加影響。我曾經(jīng)讓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己動手制作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等小制作,結果90%的學生都做了。說明對動手操作具有濃厚的興趣的學生是很多的,但是有些學生的這種興趣只對操作對象本身感興趣,卻忽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我常常安排許多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并在課后安排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制作。
例如:在組織“探究水的沸騰現(xiàn)象”的教學時,在課的開始我安排用“紙鍋燒水”這個實驗。學生憑自己的經(jīng)驗認為一點就能燃燒的紙,折成小紙盒裝入水放在酒精燈上燒時,紙盒肯定會被燒破??紤]到學生對物理有操作興趣,我決定讓每個學生都親自動手做這個實驗,當他們看到通過自己的實驗“紙鍋”真的把水燒開而并沒有被燒破時,他們在驚嘆的同時也對本課的探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本課接下來的“水的沸騰現(xiàn)象”的探究中,他們在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的時候都出奇的仔細和認真。
3、少數(shù)學生對物理具有因果認識的興趣,他們的興趣由現(xiàn)象發(fā)展到進一步探求現(xiàn)象變化的原因,他們平時總愛追問為什么。而且具有概括認識的興趣,起表現(xiàn)形式是總要求通過個別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來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乃至整個物理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物理規(guī)律的普遍性對他們具有很大吸引力。我介紹他們閱讀有關物理的一些科普類的書籍,并且在課后安排他們進行實踐活動等以刺激和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二、科學探究引發(fā)好問心
根據(jù)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好問是初中學生的一大特點,初中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具有過渡性的特色.俗話說:學問,學問,就是一學二問.如果只學習而不能提出問題,不進行思考,這樣對知識的認識是膚淺的.只有通過認真思考,開展討論,集思廣益,才能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實現(xiàn)思維認識的飛躍。實踐表明,在課堂教學上,有不少學生常常與周圍同學交頭接耳,但舉手發(fā)問的同學很少.教師如果能善于鼓勵,適時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自己辨別正誤,并引導他們注重對物理現(xiàn)象的深入分析,培養(yǎng)思維習慣,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好問的積極性要得到鼓勵和尊重,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善于設問。當然今天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定的批判性,他們對書本上寫的或教師講的知識,往往可以提出疑問,產(chǎn)生批判性的獨特見解.但他們考慮問題往往還欠周密和深入,容易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甚至有些是錯誤的.對于這些,教師應給予肯定,以鼓勵為主,否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閉鎖,不愿提出問題,不愿和老師交心.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內課外好問的人數(shù)在逐漸地減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當今的學生在群體活動中非常注意自已的個人形象,特別是中學生,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考慮別人(特別是異性)對自己的評價.他們不大愿意毫無保留地暴露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自尊意識逐漸增強.二是學生知識水平和學習方法上存在著差異,有些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具有批判精神.三是教學民主氣氛差,師生處于不平等的狀態(tài).要想使學生勤于思考,教師在物理探究性教學中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民主氛圍,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
例如,在探究“浮力”時,先請一個學生給其他同學講授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謎的故事,然后留下一個“小尾巴”來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學生思考:阿基米德是怎樣鑒別皇冠是否摻假的呢?讓學生把心理存在的問題寫在事先準備好的小紙片上由組長分析并歸納后提出,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多樣的。
又如,在探究大氣壓強時,在課的開頭利用演示實驗“燒瓶吞鵪鶉蛋”,即將一個用開水燙過的燒瓶倒扣在鐵架臺上,在燒瓶口放一個比瓶口稍大的鵪鶉蛋,當學生看到蛋從瓶口慢慢進入燒瓶中的過程中時,他們心中充滿了疑問。此時讓每個學生寫出心中的疑問后交流,學生很自然地會達到共識:是什么力量使鵪鶉蛋慢慢進入了燒瓶中呢?
再如,在探究學習分子間是否存在引力的時候時,以往教師設計時經(jīng)常是利用演示實驗:將兩個光滑的鉛塊壓在一起后,讓學生拉開,只有在拉的學生才能體會到引力的存在及其大小,其他在下面看的學生并沒有感性的認識也不知道這引力到底有多大。如果讓每個學生自己動手的話,又會浪費很多的課堂時間。若將演示設計成如下形式,將兩個光滑的鉛塊壓在一起后,掛在鐵架臺下,接著在鉛塊下掛事先裝好砝碼的塑料筒(塑料筒中的砝碼不要被學生看見),起先學生以為掛起的不過是一個塑料筒時,他們并不以為然,但當教師像變魔術一般地不斷從塑料筒中拿出砝碼時,拿出的砝碼的數(shù)量足以讓學生瞠目。這樣設下的懸念,引發(fā)學生好奇心,以好奇心刺激探究欲望,有效地提高學生發(fā)問能力。
三、科學探究滿足好動、好玩心
好動是學生積極思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初中生中絕大多數(shù)對物理實驗有操作興趣,探究式教學中,若能結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設計實驗并親手驗證,會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動眼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學生在探究時,可以將他們分好了合作小組,設計實驗時就可以同本小組成員交流,也可以向老師尋求適當?shù)膸椭顾麄兛梢猿醪皆O計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實驗,盡管實驗步驟也許是不完善的或不太合理的甚至與問題是背道而馳的,這都沒有關系。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在親身經(jīng)歷了這樣的過程以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獲,都能得到滿足和進步。教師在此期間可以做適當?shù)囊龑?,使他們的方案改進一些,但不可以幫學生設計。但注意教師要要求他們必須在設計好實驗以后才可以動手,由每一小組的組長管理。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對現(xiàn)象、過程的觀察方法,并不斷地自問看到了什么?說明了什么?實驗結果是什么?內在聯(lián)系是什么?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什么?這樣,學生在好動、好玩的心理刺激下會積極參與,投入實驗的全過程中.
又如:有的學生在探究課上并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好玩心理需要,他們常常在課后主動提出一些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幫助和滿足。每個星期有一天對這些學生開放實驗室,但是要求學生在自己探究的時候必須有老師在,老師不參與探究只是觀眾和提問者,并且注意學生在操作時的安全。
再如:在課后可以布置一些小制作給學生選做,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查閱相關資料或尋求父母朋友的幫助,最后自己動手完成小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除了可以體驗制作的樂趣滿足好玩心理外,還可以學到很多課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公務員之家
四、科學探究刺激好勝心
好勝是初中學生極為寶貴的一個心理特點.他們在同齡人中,一點小事也不甘示弱,總喜歡爭論.他們有上進心、自信心,對榮譽有強烈的追求.根據(jù)這—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抓住學生的競爭心理,使學生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習知識,與他人相比較,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中得到提高.
例如:科學探究有個環(huán)節(jié)是“交流討論”,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刺激好勝心理.我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學一開始便可以分好組了),視課堂時間的長短安排每個小組先在組內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適當?shù)臅r間,其他小組成員可在本小組交流結束后提出他們在邊聽邊思考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評價時可按小組交流的優(yōu)良、提出問題的多少,價值以及課堂上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的多少正確與否,給每一小組評定成績,并在課結束前當堂公布結果.實踐表明,只要在教學中合理地引進競爭機制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還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難解的習題、不易做好的實驗等,有意識地讓他們爭論,以求在爭論中學生能理清思路.當然,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差異,課堂交流、課堂提問以及回答問題的能力也會因人而異,特別是中差生,面對這樣的情景會自信心不足,也很難答出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他們會表現(xiàn)出特別的緊張。教師在了解他們這樣的心理后要注意發(fā)現(xiàn),只要他們的交流中一有所長,就應及時給予鼓勵表揚.讓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滿足好勝的心理。教師要創(chuàng)設更多條件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從而提高學習物理的信心.促使學生為進一步上進而奮發(fā)努力.
總之,在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中,以心理科學理論為指導,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找到心理科學和物理教學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合理地利用學生的特有的心理特征,就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要不斷的總結經(jīng)驗,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精品范文
2實施意見